第一千五百六十章 二選其一-《房俊房玄齡》
第(3/3)頁
既然知道房俊此舉是為了給河東世家扣上“貪墨”的罪名,以便于名正言順的接管鹽池,那么其中就要有些分寸,淺嘗輒止自然不行,達不到威懾的程度,一查到底也不理智,會引發對方強烈反彈。
房俊道:“監正以下為止。以我之見,河東世家大抵會答允我提出的條件,由各家輪流擔任‘榷鹽使’掌管鹽池,所以得給他們留下幾個可用的人才。余者一律審查,從重、從快定罪,但無需押解長安收監,可準許河東世家罰金贖罪。”
“罰金贖罪”既是“贖刑”,當然并不是任誰都有“贖刑”的資格,必須達到一定的品級或者特權才行。
戴胄點點頭:“你這是以雷霆手段行懷柔之術。”
簡而言之,河東鹽池的歸屬權不容談判,但除此之外,都可以談,這就給了河東世家一個不能破釜沉舟的臺階。
劉祥道好奇問道:“陛下登基之初便奉行先帝打壓門閥之國策,越國公更是這一國策的大力倡導者,如今既然鹽池已經接管,為何還要讓河東世家插上一手?畢竟只要能夠分潤鹽池的利益,世家門閥便保持多保持一分底氣與實力。”
房俊正色道:“劉大夫有些誤解,先帝與陛下的國策是打壓門閥,并不是剪除門閥,畢竟門閥依舊掌控著帝國最大的生產資源,豈能一棒子全部打倒?況且帝國隱患之根由不在于門閥,而在于門閥所掌控的壟斷力量,只要剪除這部分壟斷力量,門閥不僅無害,相反還會成為帝國穩定、文化繁榮的基石。”
任何事物都有利有弊,絕不能一概而論。
沒有了世家門閥,國家就能政局穩定、遏制土地兼并、增加稅收了嗎?
絕無可能。
因為利益的載體是相對的,當世家門閥被剪除,政權形式發生變化,就會涌現地主士紳。
當一切都被打碎回歸于中樞,皇權又會成為遏制生產力發展的攔路石……
人類的歷史,就是在壟斷與反壟斷的斗爭之中前進。
當壟斷趨于極致,壓迫成為常態,就會有波瀾壯闊的反擊將一切砸碎、重塑;反之,當一切回歸于人民,壟斷又會必然滋生,不斷壯大。
劉祥道又問了一個很多人最為關注的問題:“河東鹽池停產日久,各地存鹽消耗殆盡,若不能及時補充,一旦存鹽告罄,必將引發巨大動蕩,越國公有信心解決這個危機?”
房俊給大家吃了一個定心丸:“放心,若無十足之把握,又豈能這般大動干戈、破釜沉舟?華亭鎮的海鹽即將運抵關中,可以緩解存鹽消耗之虞,另外,改良的制鹽之法可以大幅度提升河東鹽池的食鹽產量以及質量。諸位只需完成審核賬簿之任務,然后拭目以待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