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陛下去了晉王府?”
襄邑郡王府書房內,李神符坐在燈燭旁,蹙眉看著進來報信的少子李文暕。 李文暕自顧坐在一側的椅子上,喝了口茶水潤潤喉,低聲道:“整個坊街都戒嚴了,確鑿無疑,看來晉王雖然鑄下大錯,但陛下還是念著手足之情……父親,
既然如此,可否在晉王府內安排一下?若是下次陛下再度駕臨晉王府,就可以……”
“莫急,莫急。”
李神符蹙著眉毛,瞪了少子一眼。
這個兒子聰慧、敏銳,才干出眾,但缺點就是性子太急,不夠穩重……
謀大事,才能不足尚可依仗他人,可若是不夠穩重,那就絕無成事之可能。
真以為只有你在暗地里算計,旁人都傻乎乎的毫無反應?
“到了這個層次、綢繆這樣的大事,沒有誰是傻子,想要成事靠的是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的意志,比的是誰更狠、誰更不顧一切、誰更出乎意料。”
說到底,沒有什么是十拿九穩的,很多時候“謀事在人”,但“成事在天”。
生死富貴,乃是天授。
不僅豁得出去,更要穩得住,而后“盡人事,聽天命”。
李文暕虛心受教,不過卻也有幾分堅持:“父親所言自是有理,但如果能在晉王府做些安排,一旦得手,獲益無窮啊。”
李神符仔細一想,覺得有道理,頷首道:“讓我思量思量,再做計較。” 現在所有謀劃最困難的部分在于事成之后如何制止混亂的宗室,以及安撫天下各方勢力,必須有一個即便誰都知道是假的卻“名正言順”的名義才行,否則,
誰會奉行一個“謀逆弒君”之人? 可如果李承乾暴斃于晉王府,則一切都有了合理的解釋,只需事后將所有罪責推到李治身上,然后將其明正典刑給天下人一個交待,就可以順理成章的竊取
皇權。
但還是那句話,寧可不做、不能犯錯,以穩為上。
***** 當房俊接到長安傳信之時正好半夜,知道長樂公主為自己生了一個兒子,心悅的心情頓時爆棚,興奮之下與武媚娘在浴池之中“慶祝”一番猶自覺得精力充沛
、難以入眠,遂跑到尚善坊拉著李泰飲酒。 李泰迷迷糊糊從床榻之上起來,驟然聽聞房俊上門還有些懵,以為發生什么大事,得知詳情之后看著興奮不已的房俊,一臉無奈:“你喜得貴子心情愉悅可以
理解,可你為何確認我的心情也很好?”
房俊正讓內侍去準備酒菜,聞言一愣:“你妹妹誕下麟兒,你為何不高興?” 李泰打了個哈欠,翻了個白眼,坐到椅子上喝了口溫水:“若是誰家的男人明媒正娶,然后妹妹給他生個孩子,我這個做舅舅的自然高興,可你這個混賬引誘….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