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當初李二陛下在時,便將晉陽公主視為掌上明珠,而晉陽公主之所以受寵除去自幼多病惹人憐惜之外,其善良聰慧的性格也是一個很大的原因,所以博取了超然
地位。現在李二陛下不在了,她若打定主意不嫁人,就連李承乾都無可奈何,那還不如順從她的心意讓她自去出家修道,小女孩兒性格浮躁、心志淺薄,或許用不
了幾天就受不了修道的清苦生活,轉身回去長安享受榮華富貴了。
否則越是逼她,越是容易激發她的逆反心理……高陽覺得這個主意不錯,歡喜道:“讓陛下給她修一個小小的道館,各種設施都簡陋一些,仆人也就給三兩個,跳水煮飯洗衣都得自己干,就不信她能堅持很
久!就這么辦!我現在就入宮去見皇后,馬上實施!”
看著高陽風風火火的往外走,顯然被兕子執意出家一事弄得鬧心很久了,此刻有了辦法馬上急于付諸實施。
房俊想起一事,連忙大聲叮囑:“千萬別透露出去是我出的餿主意,尤其不能讓晉陽公主知曉!切記切記!”
萬一被晉陽公主知曉是他出的主意,尤其是破敗道館、三兩仆人、生活艱辛,說不定就能打上門來找他算賬……
……時至今日,長安之常住人口早已破百萬,每日里無以計數的糧油米面自黃河入渭水運抵長安,渭水、灞水等等河道的碼頭舟楫如云、檣櫓如林,以供長安人
口之消耗。河道堵塞、腳夫如蟻,自漕運而來的糧食日用品卻跟不上龐大的消耗,偌大的長安城人滿為患,若非中樞嚴令各種生活物資漲價、監察御史游走不停嚴格執
法,怕是米面糧油的價格就得一日三漲。營建東都自是順應時勢、刻不容緩,單純漕運之節省便足矣使得朝廷上下一心,即便是那些根基在長安之勛貴、富賈不舍這份家業即將貶值,卻也不得不隨
波逐流。
大勢不可逆。晨曦從驪山山頂開始渲染整個天空,黑暗被緩緩驅散,一艘艘船只已經由潼關進入關中,沿著河道飛馳船首破開一縷縷薄霧,迅速駛入渭水、灞水等處河道
,直奔碼頭。
碼頭上已經人聲鼎沸,進貨的伙計、會賬的掌柜、運貨的腳夫、熱氣騰騰的早點鋪子……紛亂吵雜,充滿了人世間的香火氣。等到一輪紅日噴薄而出,薄霧散盡,河道上已然被密密麻麻的船只塞滿,繁華興旺之景象使得不少胡人商賈驚嘆不已、暗自神傷,如此錢帛富裕、幅員遼闊
之帝國足矣威壓四海、橫掃八荒,而在大唐軍隊的兵鋒之下,多少胡地懾服于馬蹄之下、又有多少胡人在塞外的凄風冷雨之中嚎哭?
此消彼長,在大唐一日盛過一日的時候,所有胡族都得匍匐在大唐腳下茍延殘喘。一條掛著白帆、尖首窄身的快船由遠處駛來,狹長的船身在舟楫如云的河道上靈活自如的穿梭,船上站著的兵卒不斷大聲吆喝讓前邊的船只讓路,白帆上印制的團龍紋在朝日下清晰可辨,于是河道上密密麻麻的船只趕緊向兩側移動,中間留出一條供快船駛過的縫隙,商賈們眼睜睜看著那快船見縫插針、風馳電掣一
般駛向碼頭。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