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但勸是不能勸的,他又不是魏徵,沒有那份犯顏直諫的勇敢與擔當,只能挑選五十精銳好手,親自帶隊,護衛著穿了常服的李承乾、劉洎、許敬宗,自玄武門而出。
李君羨欲派人先行一步至驪山知會房俊,卻被李承乾阻止:“不過是去走一走散散心而已,不必事先知會。”
李君羨只得從命。
玄武門守備王方翼站在城下恭送李承乾,李君羨則策騎在其面前叮囑:“陛下出宮,汝當謹守門戶。”
王方翼道:“自此刻起,至陛下回宮,玄武門緊閉,任何人不得出入!”
一行人策馬,沿著道路穿行于內苑之中,細雨紛紛、很是愜意。繞過幾近建成的大明宮,馬蹄踏過灞橋,一路直奔驪山。
由遠望去,驪山一片青黛,及至近處,可在向陽處見到草芽鮮綠,一隊隊百姓在水渠處有條不紊的清理去冬積累的落葉、淤泥,有工匠一邊轉動巨大的水輪一邊往軸承加注動物油脂,更有戴著斗笠的農夫牽著黃牛,挽起褲腿在水田之中翻地……
遠處,縷縷炊煙在細雨紛飛之中裊裊飄散。
李承乾看著眼前這一幅桃源勝境、盛世畫卷,只覺得心中積攢多時的郁憤、疲憊得到極大緩解,身為皇帝、君臨天下,享受天下供養的同時,自然也愿意見到自己操勞政務之后能夠取得最好之結果,若天下處處皆如驪山農莊這般,自己當可媲美堯舜……
一垂髫小童光著腳丫、牽著一頭老牛在路邊行走,見一行數十駿馬疾馳而來、蹄聲隆隆,頓時嚇了一跳,趕緊避讓路旁,死死摟住老牛脖頸,以免老牛被駿馬所驚。
駿馬行至近前卻勒馬站定,為首一人相貌威嚴、膚白微胖,蓄著短髭、神情和藹,笑問道:“請問小郎,可知房俊何在?”
小童聽聞是找房俊,側身松開一只手,指著不遠處一條水流潺潺的河道,河道旁向陽處錯落著幾處暖棚:“二郎必是在那邊!”
李承乾抬眼看了看,順手扯下腰間一塊玉佩,從馬上丟給小童,喝道:“賞你一件小玩意,莫要弄丟了!”
小童手腳麻利的接住,咧開缺了門牙的嘴巴:“謝貴人賞!”
“哈哈!一個山野小童也能有這份眼力見,不錯!”
李承乾一馬當先,自岔路向著那河道奔去,身后數十禁衛亦步亦趨,風卷殘云一般越過一座石橋,抵達河道底部。
遠看不過是河道谷底的幾座暖棚,到了近前才發現別有洞天,河道在這處谷底蜿蜒流淌,北側有著地勢舒緩的空地,暖棚一座挨著一座,不僅有北邊的山體遮擋了北風,許多暖棚還有煙囪冒著煙,內里顯然設置了地龍。
一行人大張旗鼓而來,早已驚動了此間之人,有幾個健壯的青年迎上來詢問,一見到李君羨就吃了一驚,再往人群中一看,當即認出李承乾,趕緊單膝跪地施禮。
李承乾見這幾個青年認出自己,便知道大抵是房俊的親兵,是見過他的,遂問道:“房俊何在?”
“二郎正在暖棚內,在下這便前去通稟。”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