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盧氏拉著兒子的手歡喜不已,對兒子愈發(fā)滿意,她才不要什么抵制世家、覆滅門閥的蓋世英雄,更不要什么青史彪炳、名垂史冊,那樣的人都沒什么好下場,她只要自己的兒子快快樂樂、富貴安寧。
向門外張望一眼,見兒媳都不在,遂往兒子跟前湊了湊,小聲道:“你如今早已功成名就,說是當朝第一臣亦不為過,可房里人還是少了一些,且?guī)讉€妻妾盡皆強勢,不如為娘再給你尋幾個溫婉可人的女子納入房中服侍你可好?你大兄如今身在倭國,著了魔一般發(fā)誓要傳揚經(jīng)史子集,連個子嗣都沒,咱清河房氏傳宗接代的任務(wù)就全靠你了!”
一直以來,兩個兒子的婚姻生活,始終是她這個老母親心頭隱憂。
大郎隨父,生性懼內(nèi),單只靠著一個正妻過日子,即便后來納了兩房妾侍也不親近,而長媳卻只誕下一個閨女,未有子嗣,堂堂房家長子難道就此絕了后?
二郎倒是妻妾滿堂、兒女俱全,只不過各個身份顯赫、金枝玉葉,且大多性格強勢,每每見到次子“小意溫存”“委曲求全”的模樣,她這個老母親便心疼不已。
如今好歹也是權(quán)柄赫赫、當朝第一人,即便不納上百十個妾侍,可總得有人在身邊服侍吧?
房俊哭笑不得,老娘一輩子將父親管得死死的,納個妾都不行,到了兒子這里卻主動張羅往房中收人,此等“雙標”,不知父親是何心情,是否感嘆命運不公、厚此薄彼?
反握著盧氏的手,溫言道:“所謂‘家和萬事興’,我不羨慕其他世家子弟那般妻妾成群,人生一世、草木一秋,區(qū)區(qū)數(shù)十載能夠有幾位知音相伴,家庭和美、生活安寧,豈不勝過那些勾心斗角、雞飛狗跳?我于美色并無貪戀,感情相合、性格投契,這才最重要。”
此時自無“家和萬事興”之言,但盧氏大家閨秀、知書達禮,當然讀過《道德經(jīng)》,聞聽兒子此言,頓時便記起其中“天下有始,以為天下母。既知其母,以知其子。母靜則子安,子安則家和”那一段,遂知“家和萬事興”便是由此衍生。
眼角的笑容根本忍不住,贊嘆道:“二郎果然才思敏捷、學貫古今,連《道德經(jīng)》之言亦能活學活用、衍生延伸。”
房俊再是厚臉皮,這時也難免尷尬,須知不久之前還在御書房內(nèi)被李承乾與劉洎嘲笑一通,那兩人怕是心里譏諷他“不學無術(shù)”……
*****
回去后宅,見妻妾們正在逗弄孩子,便一個人去了書房,仆人奉上茶水,他便吩咐道:“讓人去書庫尋一部《漢書》來,我要讀一讀。”
既然是漢文帝舊事,想來《漢書》應(yīng)有記載吧?
須臾,腳步聲響、環(huán)佩叮當,房俊抬頭看去,便見到蕭淑兒一身襦裙,腳步輕盈的走進來。
清麗脫俗的臉頰瑩白如玉、吹彈可破,容顏俏麗、氣質(zhì)嫻靜好似閨中少女,哪有半分婦人之熟媚?
感受到郎君眼中欣賞贊譽的目光,蕭淑兒心情愉悅,將手里捧著的一摞書冊放在書桌上,纖秀白皙的手掌輕輕拍了拍,秀美面容浮起疑惑:“郎君怎地忽然想看《漢書》?”
幾十萬字的浩瀚巨著,可不是旬月之間能夠看完的。
自家郎君詩詞雙絕、書法絕世,可平素卻并不是個勤奮好學的,倒是也看書,但更多還是一些星象醫(yī)卜之類的雜書,對于史書,向來敬謝不敏……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