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九百九二章 惺惺相惜-《房俊房玄齡》
第(3/3)頁
薛仁貴認為裴行儉是這種人,裴行儉也同樣認定薛仁貴如此,二人于此將話說開,從此仕途之上相互提攜、絕無背叛。
“如此,仁貴便速速返回西域去吧,率軍鎮守碎葉城,威懾諸胡、節制各部,大食若敢來犯,定要予以迎頭痛擊,讓舉世之人皆知我大唐領土不可侵犯!”
“喏!”
薛仁貴應下,略有遲疑:“可若盧國公回京,河西這邊防御力量匱……”
“仁貴不必擔心!”
裴行儉嘿的一聲,清秀面容之上浮現一抹狠厲:“先與祿東贊談,他若識相便罷,放他一條生路也無妨,可若執迷不悟,寧可壞了吐蕃戰局,也絕不容許噶爾部落一兵一卒進犯河西!”
聽聞此言,薛仁貴徹底放心,笑道:“下官自然相信大都護之能力,唯一擔心便是為了保全功績而心存僥幸,從而貽誤戰機、鑄下大錯,大都護能將河西安全置于自身功績之上,在下佩服之至。”“吐蕃戰略”雖然是房俊提出、兵部擬定、裴行儉施行,可一旦成功,最大的功勞自然歸屬裴行儉所有,憑此功績,裴行儉便可一步登天、直入中樞,甚至一輩子都吃不完。
如此殊勛,誰能無動于衷?
可一旦祿東贊反叛,大唐出兵青海湖予以剿滅,則意味著“吐蕃戰略”徹底失敗,不僅無功,反而有過,那么多糧秣軍械源源不斷支援論欽陵,總是要有人承擔過錯,而承擔過錯之人,非裴行儉莫屬……裴行儉哼了一聲,不滿道:“在你眼里我就是那等不顧大局之人?從西域數千里不辭辛勞跑到河西來勸諫于我,我還真是深感榮幸!”
交河城距離刪丹城千里之遙,薛仁貴一路疾馳風餐露宿,自然不可能僅只是為了向他匯報大食軍隊之動向,真正的目的肯定是當面勸諫,讓他莫要因一己之利而罔顧河西大局。
心里既有薛仁貴對他不信任之不滿,亦有對方唯恐他行差踏錯而不遠千里趕來勸諫之感動。薛仁貴大笑道:“是我枉做小人了,對大都護之品行不夠信任,不過以后的日子長著呢,咱們相互學習、彼此促進,并肩攜手、合舟共濟,闖下大大的功勛,封將拜相,不枉此生!”
“封將拜相,不枉此生!”
裴行儉伸出手,薛仁貴也將大手伸來,兩手緊握,相視大笑。
待到天色全黑,薛仁貴起身告辭:“大食出兵迫在眉睫,西域局勢危若累卵,下官這就起身返回西域,厲兵秣馬、整軍備戰,只要大食人趕來,定然效仿太尉當年之舉,殺他個人仰馬翻、尸橫遍野!”言罷,轉身大步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