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剛銅盆中溢出的水便傾倒入另外一個小銅盆中。
呂才猶豫了一下,小心翼翼問道:”為何要用石槽這么費勁呢?再取一個大一點的銅盆應該也可以?!狈凑皇怯脕硎⒀b溢出來的水,大盆套小盆即可,何必
非得用幾十斤的石槽?
一旁的傅仁均悠然道:“整個太史局,只有兩個銅盆。
呂才股大眼睛:…
繼而環顧四周,整個皇城最為神秘的衡門、不知多少權貴勛戚趨之若路的太史局,居然這么窮?他記異道:“且不說朝廷的拔款,無論是當年的袁天罡,亦或如今的
李淳風,隨便給人家堪陰宅,收費都在數百上千貫......何至于連個銅盆都買不起?
你們這些道士又不是清流,用不著勤儉節約故意裝窮來搏名聲吧?
傅仁均授著胡子,嘆氣道:“太史局的進項是不少,但花費也多??!不說別的,單只是為了更新觀星設備,從鑄造局那邊多買了望遠鏡,花費便是天價??!更別說還
要修建新的觀星臺,太史局上上下下連褲子都快當了!
望遠鏡我倒是聽過,據說漫天星辰有如近在思尺,但未曾得見.....可這是為朝廷辦事啊,民部難道不撥款?
“!還不是唐儉那個老匹夫?
提及此事,傅仁均滿腔火氣、吹胡子股眼睛:“那老賊說什么日月流轉、斗轉星移皆有天數,就在那里也不會消失不見,再看也看不出什么子丑卵酉,而國庫
內藏白有用度,意能摩費于此等虛安之事?簡直不當人子!
他與唐位是同輩人,資歷較之對方毫不遜色,所以言辭之中極不客氣
呂才點點頭。
唐位之所以如此說話,其實根源還是出自御史臺,自從《數學》一書問世,其中諸多算法震驚天下,使得所有與此有關的測量、計算都取得長足進步,其中自然
也影響到負責觀星測繪制定歷法的太史局。太史局使用最新算法,準確測算出諸多天體運行之規律,對于日食、月食之預測極為精準,這也是傅仁均即便早己致仕、卻
依舊居住太史局的原因,他當年造的《成寅歷》多有算法錯誤而引發的繆處,如今竭盡全力予以更改。
而此事之后果,便是導致儒家”天人感應”的那一套理論徹底崩場
天體運行自有規律,直古而不變,所以不管君王是否失德、臣子是否好傳,日食、月食該發生的時候是一定會發生的,甚至李淳風數十年如一日對風力之觀
測,發現雨雪雷電也并非天神激怒而降,皆有其內在規律,完全可以提前預測.
由此,太史局的地位直線下降
民部的話也有道理:既然日月星辰之運轉自有規律,那么何時觀測不行?何必摩費錢糧、耗資巨大做那些無用功?
既然日食會在規定的時間發生,那么你就算提前一百年測出這個時間,又有何用?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