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大乾京城。 一場重要朝會召開,參與者皆是大乾皇朝位高權重的大人物。 乾帝、大乾左相、大乾太師、大乾國師、欽天監監正、靖夜司司正、大將軍、嫡系鎮國支柱、大內總管,這是一場僅僅九人的會議,八人參會,一人旁觀。 九個人,代表了大乾九個方面權力地位最高者,他們的一言一行都深刻影響大乾皇朝的運轉。 朝會的主題赫然是濟州之戰,一開始便爭論不休,有贊同武安王做法的,也有反對武安王做法的,還有中立的。 贊同者認為:大乾雖死了一位節度使,但武安王雷霆轟殺了三位大宗師,展現了真武境戰力,足以震懾那些蠢蠢欲動的大勢力,收攏境內宗門之心,為大乾皇朝爭取更多的時間。 反對者認為:武安王不該殺那三位大宗師,最好生擒活捉,這會激化矛盾,很可能導致那個神秘勢力的真武境出動,引起更大、更多的風波,最終危及大乾皇朝。 中立者認為:武安王展現實力的做法很好,轟殺三位大宗師確實有欠考慮,容易掀起更大的風波,但事情既然已經發生,那他們就應該做好準備,坦然面對。 看著這些位高權重的大人物吵得面紅耳赤,一副要擼起袖子干架的情況,乾帝心中哭笑不得。 最后,實在看不下去的乾帝蓋棺定論:“該打殺的時候不能手軟,該妥協時可以做出部分退讓,廣而告之,震懾內外。” 朝會散去,人去樓空,只剩兩人。 乾帝獨坐,大內總管在一旁侍立,從頭到尾沒有開口。 想到武安王,乾帝的眼神深邃,有些莫名的色彩,最終嘆了口氣。 當年身為太子,各方面不如武王,外界都以為他是憑借某些手段上位的,登基后還各種打壓武王,做了很多不光彩的事。 但事實呢... 他被迫上位,承受各種壓力,讓武安王能淡出視野、潛心修煉,等武安王成就真武境后,他這個乾帝就要退位讓賢。 這與傀儡何異? 只是他卻不得不為之,無論是來自老祖宗的壓力,還是為了自身的前途,都要暫時肩負起這個擔子。 京城有數座建筑極高,能俯瞰整個帝都,其中之一便是欽天監。 此刻,監正站在欽天監最高處,觀望整個帝都的氣象,有意無意看了看左相府。 隨后,他以整個大乾國運為引,去演算大乾的未來,這耗費了他極大的心神,讓監正整個人衰老了三分。 “雷州。” 監正吐出一口氣,這是他從冥冥中得到的答案。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