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十月金秋,暖雪漫天,雪白覆蓋著金黃的麥海。 人們歡呼雀躍。 老人皺緊的眉頭舒展開了; 準備今年撐不過冬便賣孩子的人家則抱著懵懂無知的娃娃嚎啕大哭,哭出喜悅的、不必再骨肉分離的淚水; 遠行掙扎,想著要不要丟了尊嚴和良心去做些見不得人的勾當,以換取飽腹錢的漢子忽地又多了選擇,他們看到豐收的麥田,收到了久違的家書,忽地便想回家了。 白衣俠客,壓著斗笠,負著七品長刀,走過鄉間,走過小陌。 他走了很遠很遠路,終于看到這片大地上的“情緒”改變了。 他又聽到一些豪紳想要密謀“將這些糧食全部搶來,然后囤積”,只不過當地的許多高層勢力卻在往下施壓,那些壓力讓下面的“小鬼們”有心而無膽。 當然,這些都是來自于李元的“壓迫”。 這近十年以來,他不僅推行了暖雪,還通過自身的關系網,將一句話傳了下去:民之一粟不可奪,奪則必罰。 在來了幾次“百倍千倍的責罰”,以及殺雞儆猴之后,這種對于權貴而言完全是壓迫的制度就這么落實了下去。 太后支持他。 蓮教支持他。 閻君娘娘支持他。 神木殿殿主姑雪見牽頭,帶著各大勢力支持他。 便是不支持的,也不敢違逆。 更何況,暖雪似乎對所有人都有好處,所以.沒有人會去拒絕。 從來沒有人能夠將這么多勢力擰在一起,去同時進行一件僅僅是為了百姓的事。 而關鍵是,根本沒有人知道李元。 頂多是那些身在最高處的人,才能隱隱約約察覺到在這種怪異的默契后,有一只看不見的大手。 李元又走了許久,看著人間的改變,期間還幫著農人去收割麥子,又協助官府抓捕一些山匪毛賊,刀鋒所染之血無一無辜。 他終于露出了笑,心底也由衷感到了一種快樂。 他忽地明白了一個道理,屬于他的俠道并不是“劫富濟貧”,也不是“斬殺惡賊”,甚至不是“為國為民”,而是“振興一族”。 這一族不止是那些武者,還有百姓,還有那種種的秩序。 朝可更換,然蒼生第一。 蒼生何為首? 民以食為天。 李元脫下了白衣,換上了灰撲撲的衣裳。 白衣容易沾泥巴,灰衣卻不會。 他感受著體內那些祖箓的變化,繼續順從地在人間幫著收割麥子,幫著將一些他能看到的不公平的、陰詭的事悄悄解決。 如今,他體內已有一萬八千道祖箓。 他年年都去問刀宮收割,自然越積越多。 這些祖箓原本紛雜,混亂。 可在他此刻光明心境的影響下,這些祖箓都在變化。 祖箓本就是念頭的集聚,但因為來自于旁人,所以即便被李元吞了,卻實則未曾消化。 現在卻在消化。 恰如神木殿“枯榮”、“長青”、“回柳”三法中唯有“枯榮”才能踏入三品; 又恰如圣火宮“地火周游”、“妖火繞心”、“天火焚林”三功中,只有修行了“地火周游功”的強者才能抓起那把地火劍,踏入三品; 李元“霸刀”、“絕刀”、“妖刀”這三條道路中,終于也有一道開始產生蛻變,那便是:霸刀。 俠客行萬里,不為名利,所為只是世間能有光明。 一整個秋天過去了。 十二月的小雪又紛紛落下。 新一年快到了。 謝瑜不僅突破了五品,還徹底鞏固了境界。 三品肉田提供的豐盈氣血令她修行無礙。 而之后,她則需要外出歷練以早日化出源血。 傍晚時分,她才從杏花樹下起身,就看到了歸來的李元。 曾經的白衣刀客變成了灰衣刀客。 灰衣刀客在笑。 謝瑜也跟著笑,然后問:“今天你好像很開心,什么喜事?” 李元重新握緊了刀,道:“我的心不亂了。” “不亂了?”謝瑜有些詫異。 這些年,她的耳朵天天聽著自家男人說“心亂”都已經聽出老繭了,現在突然畫上了句號,就感覺很神奇。 也不見李元有所動作,他忽地松開刀柄,但長刀卻出鞘了,懸浮在他四周輕飄飄繞了一圈。 這是七品刀,并不是人與靈器之間的聯系。 能支撐這刀飛旋的只能是四品獨有的域力。 “你又重回四品啦!”謝瑜露出喜悅之色。 李元笑著點點頭。 可他雖然點頭,但自己卻也還不確定。 他體內那一萬八千的祖箓是完成了統一,他面板上也顯示是達到了“四品祖境”,這意味著他確確實實進入了四品,不過個中原因他還未明白。 而且他雖是踏入,但卻還需要時間鞏固。 謝瑜也跟著舒展容顏,雙眼笑成了新月。 只不過她也不敢多問,因為她依然記得之前自家男人身后那顯出的百丈金身巨人,相比其那般的力量,即便自家男人突破了四品,可能也還是會存在落差。 若是和他過去相比,這依然是一種打擊吧? 李元也沒再展示,而是道:“既然能夠重新握住刀,那我便要繼續追求更強的刀道。” 謝瑜喜滋滋地看著他,忽地一挎他胳膊,臉頰親密地貼在他肩頭,道:“年末了,閻君娘娘廟今日廟會,去不去?” 李元道:“好啊。” 他本打算帶謝瑜坐馬車去神廟,可一看外面路道竟是人山人海,便放棄了這打算,改而走水路。 出門不遠,銀溪乘舟北上,半個多時辰可到神廟山腳。 舟里不少人,謝瑜貼著李元坐著。 李元看看周邊,有商賈,有俠客,有獨自去的,有拖家帶口的. 舟里,人們都在聊著,說著日子開始變好之類的話。 而隨著船夫一聲“到嘍”,竹竿兒搭岸,船只靠停,人們下船。 謝瑜挽著李元的胳膊,走在山腳。 山腳下,一串串兒喜慶紅燈籠則是閃閃發光。 小販食鋪立兩邊,只是每一處居然都坐滿了人。 人聲嘈雜,煙火裊裊。 肉行的推車后有滿臉橫肉的大漢揮刀闊切細抹,然后交給伙計到前面去做烤熟的肉食;餅店的攤位飄散著誘人的香氣,吆喝聲音隱約能辨出竟有十多種不同的餅;茶鋪的飲子果子后,有漂亮小娘子在賣力忙碌。 謝瑜看了好幾家覺得應該不錯的,可惜外面都排著長隊,看樣子根本不知道要等多久。 兩人又來到一家最火爆的山樓前。 能建在神廟附近的酒樓關系都是通了天的。 謝瑜踮腳看了看,才看到“蘅蕪”兩字,她忍不住癟嘴道:“天天都這么多人,我都來十幾次了,一次都沒吃到這里的東西。” 李元笑了笑。 五十年前,他也沒想過蘅蕪酒樓居然會有今天這模樣。 如今,這酒樓的幕后是判官司,說白了還是閻君娘娘。 也正因為是閻君娘娘,這么大一個酒樓,以及其后的商會居然都是真正搞慈善的,想想也不可思議。 此時此刻,他固然可以一句話,就讓建在山上的蘅蕪酒樓分樓立刻空下來,然后再用最大的規模迎接他和小瑜兒。 可是,他不想那么做。 兩人正在門前猶豫時,高樓上忽地傳來叫聲。 “西門兄!嫂子!!” 李元抬頭,一樂。 這不是鐵殺嗎? 鐵殺身側還坐著方劍龍,趙純心,以及朱巧兒和她兒子,這是組團吃飯來了。 鐵殺起身,雙手抬著,喊著:“西門兄,上來一聚啊。” 謝瑜對鐵殺也不陌生,但她只當這是自家男人在這鎮子里無意結識的朋友,便看向李元。 李元看向謝瑜,道:“上去坐坐吧?” 謝瑜點點頭。 兩人才走,卻被門前的小二攔住了。 小二道:“兩位,客滿了,要入樓還是勞煩您排隊。” 謝瑜道:“上面有朋友在。” 小二道:“有朋友,但座位有限啊,您兩位要是上去了,其他人的朋友怕不是也要跟著進去了。” 謝瑜生氣起來了。 李元拉了拉她的手,又對高處鐵殺擺擺手,道:“今日人多,下次再聚。”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