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隨著距離蘇陽講學的日子越發的臨近,天下各大學派的代表人物便陸陸續續的來到了邯鄲城中。 像陰陽家的代表人物鄒衍,名家的代表公孫家,墨家的三脈,農家、醫家、縱橫家、小說家等等學術流派的代表人物季度都來到了邯鄲城,更別說之前便來到邯鄲城的儒家和道家了。 可以說除了儒家最為積極之外,就屬道家最為積極了。 要知道道家本就有尋仙問道的說法,從當初的莊周夢蝶,再到傳說中的老子出函古關,紫氣三千里,這些在道家之中一直都流傳著。 所以,在得知了蘇陽的那些神通消息之后,道家當代幾位傳人便第一時間朝著邯鄲城趕了過來。 一時之間,邯鄲城重現了往日的生機,甚至比戰爭之前的邯鄲還要盛況空前。 要知道哪怕是當年趙國最強大的時候,也做不到這般,天下之人紛至沓來。 如果有現代的考古學家、文學家來到此時的邯鄲城的話,估計會興奮的直接暈過去。 諸子百家,天下各大學術門派幾乎都來到了邯鄲城,甚至連隱世多年的小說家和醫家都來到了邯鄲城。 對于天下人來說,蘇陽之前的那些事情讓他們看到了一條不一樣的道路。 很快,便到了蘇陽講學的那一天。 這天,諸子百家的代表紛紛朝著趙王宮殿前走去,人人都想搶到一個前排的位置。 不過,每一個路過儒家隊伍的百家代表都會用一個疑惑、鄙夷的眼神看著荀若他們,哪怕是荀若這般人物,臉上也覺得有些羞紅。 那些人的眼神,荀若他們當然知道是什么意思。 疑惑的是為什么儒家還會過來聽講? 鄙夷就更加好了解,這般神人,儒家本來是占盡了先機,可是儒家卻短視的將蘇陽逐出了儒門,天下人誰不鄙夷。 但是,對于這些眼神,荀若只能當做沒有看見一般。 對于荀若來說,今天最重要的便是參加這次的講學,哪怕是受到再大的羞辱,也必須進去。 荀若知道,一旦今天儒家沒有進去的話,那么百年之后,或許天下就不會再有儒家了。 各派代表、弟子順著邯鄲城的大道朝著趙王宮那邊走去,一路上引得無數邯鄲城的居民注視。 來到趙王宮前,經過報備之后,便可以進入。 對于這一次的講學,秦國這邊早有了準備,唯有經過報備的諸派代表、弟子才可以進入。 不過即使是這樣,最后被允許進入殿前聽講學的人也超過了千人。 隨著諸派代表、弟子走進趙王宮,來到殿前蘇陽講學的地方之時,就發現此刻偌大的殿前空地之上,擺滿了數百個蒲團坐墊,供諸位坐下來聽講。 而此刻的殿前最前方,卻早有數十人占據了最好的位置,在看到他們這些諸派代表弟子進來之后,為首那個白發老人有些不屑的‘哼!’了一聲。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