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章 南征荊州-《混在三國當軍閥》
第(3/3)頁
馬岱又把目光投向司馬懿。
司馬懿點頭道:“懿以為此計可行,雖然大火燒起來會持續三、五天,多少會擔誤幾天行程,也讓楚軍多了幾天時間備戰,不過我軍在兵力上占據絕對優勢,就算楚軍準備再充分也難以挽回敗局,應該不會影響丞相大軍南征的大局。”
“好。”馬岱沉聲道,“那就放火,先燒了博望坡再說!”
孟達、蘇則轟然應諾,領命而去。
……
成都,東門。
馬征、法正率領大軍趕到成都城外時,早見益州刺史張松已經率領川中文武恭候在城門之外,遠遠看見一大片黑壓壓的西涼鐵騎在城外擺開,原本心中惶然的川中士紳官員們頓時寬心大放,一個個喜笑顏開,跟在張松身后屁顛屁顛地迎上前來。
張松急上搶前,向馬征長長一揖,恭聲道:“下官張松,謹率川中士紳恭候世子。”
張松身后,川中的文官武將亦紛紛躬身作揖。
馬征急上前扶住張松下拜的雙手,謙聲道:“大人快快請起。”
“謝世子。”
張松拱手再揖,這才順勢起身。
馬征身后的法正這才上前,抱拳微笑道:“張松大人,久違了。”
“見過法正先生。”張松拱手再揖,轉身肅手道,“下官恭請世子及三軍將士入城。”
馬征搖手道:“大人的心意本世子心領了,不過大軍就不進城了,還是在城外駐扎比較妥當。”
“這……”張松為難道,“世子有所不知,西羌叛軍已經打到犍為,隨時都有可能兵寇成都,下官以為大軍還是進城駐扎比較妥當,西羌叛軍若至也好據城而守。”
憑心而論,張松心中對世子馬征的能力還是持懷疑態度的,唯恐馬征輕敵敗在西羌叛軍之下,所以希望馬征能率軍入城,有了兩萬西涼鐵騎助戰,就算西羌叛軍打到成都城下,城內的士族豪紳也盡可高枕無憂了,至于成都城外的西川百姓,張松卻是顧不了許多了。
人嘛,終究是自私的動物,面臨危急時,最先考慮到的總是自己的利益。
馬征雖然年輕卻幼受賈詡、馬躍熏陶,如何看不出張松的用意?
馬征當即微笑道:“大人,本世子此次奉父王之命率軍出征,是來保護西川百姓的,可不是讓西川將士和成都城的堅厚城池來保護本世子以及麾下的兩萬將士的安全,刺史大人如果是擔心本世子的安全,卻是大可不必,臨行前父王嘗有言,馬家的男兒絕不容畏敵不前,縱馬革裹尸亦絕不退縮。”
旁邊的法正聞言不禁雙目一亮,心忖世子雖然年幼可人情世故卻已經極為練達了,馬征這番話不但委婉地點明并且拒絕了張松的用心,還順勢給了張松臺階下。
張松也是官場上滾打多年的老油條了,當時就順坡下驢,拱手感慨道:“丞相教子有方,可為萬世楷模!”
馬征淡淡一笑,回頭向馬雙(王雙,西域長史王淵之子)和馬延陀(句延陀,句突之子)道:“兩位義兄可率軍在城外暫且駐扎。”
馬雙、馬延陀抱拳應道:“末將領命。”
馬征這才向張松肅手道:“刺史大人,請吧。”
“世子請。”
張松急忙側身讓開去路,恭請馬征先行。
是夜,張松令費詩、王累率領城中士紳攜帶大量雞鴨魚肉前往城外營中犒軍,又于刺史府上大擺筵席,款待世子馬征和軍師法正,待酒過三巡,一名西川士紳終于還是忍不住問道:“今西羌、南蠻、五溪蠻三路叛軍互通聲息,互為犄角,十分難纏,敢問世子可有退敵良策?”
馬征道:“這位先生不知如何稱呼?”
那士紳忙抱拳應道:“下官費袆,忝居蜀郡長史一職。”
馬征微微一笑,反問道:“費長史以為,三路叛軍以哪一路最為難纏?”
費袆不假思索地回答道:“自然是孟獲的南蠻叛軍。”
馬征又問:“又以哪一路叛軍最遠?”
費袆答道:“也是南蠻叛軍。”
“這便是了。”馬征笑道,“叛軍聲勢雖大可實力參差不齊,而且三路叛軍相隔甚遠,無法真正形成合力,我軍完全可以依照先近后遠、先易后難之順序各個擊破之。”
……
(未完待續)
第(3/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绛县|
常德市|
泰兴市|
黔西县|
沈阳市|
当雄县|
铜山县|
琼海市|
塔城市|
连江县|
重庆市|
阿克苏市|
平舆县|
黔西|
尚志市|
镇康县|
绿春县|
久治县|
武安市|
搜索|
松原市|
九龙城区|
库车县|
贵德县|
三台县|
云南省|
彭山县|
无棣县|
金溪县|
克什克腾旗|
枣庄市|
巴彦淖尔市|
平罗县|
云浮市|
浙江省|
渭南市|
贵溪市|
麻阳|
西峡县|
和静县|
罗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