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273章 論楚軍-《楚漢爭鼎》


    第(2/3)頁

    “沒那么簡單。”項莊擺了擺手,說道,“若是楚國沒有足夠的人力和國力,寡人就是再有胸襟,再有氣度,再有雅量,畢書只怕也不會放在心上,更不可能留下來輔佐寡人,說到底,還是昨曰跟亞父的那局對弈觸動了他。”

    百里賢深以為然,所謂君擇臣,臣亦擇君,他百里賢和諸多老秦世族之所以選擇追隨逆境中的項莊,是因為項莊信奉耕戰體系、更推崇秦法,而畢書師從鬼谷子,一身所學就是王霸之道,如果項莊成不了帝王霸業,畢書當然不會留下。

    然后是實戰戰例解答,其中一題的題目是這樣的:如何在山林狹谷地形之中,以五千楚軍拖住五萬漢軍?

    先前徐姜的解答是選擇最險要之處結寨固守,這個辦法雖然穩妥,雖然謹慎,卻顯得有些過于保守了,一旦真的結寨固守,就會讓五千楚軍陷入被動挨打的困境之中,而且漢軍也可能出奇兵繞襲楚軍身后,那麻煩就大了。

    而畢書的解答則要大膽得多,也更符合項莊的喜好。

    畢書認為,天下沒有攻不破的關隘,漢軍擁有絕對的兵力優勢,楚軍若是一味死守那是絕對守不住的,所以楚軍只能主動出擊,只有進攻才是最好的防守,楚軍當以無休無止、神出鬼沒的進攻來拖住漢軍,令其寸步難行。

    具體到細節,畢書還制訂了一整套嚴格的戰術,伏擊、火攻、落石、夜襲均有設計,畢書甚至還設計了一套山區中夜間傳訊的方法,與當初在大別山時,項莊、尉繚老爺子設想出來的那烽火聚兵術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見項莊神情異樣,百里賢笑道:“大王,剛看到這份答卷時,臣還真有些懷疑,畢書是不是也參加過當初的大別山之戰?或者說,這個畢書根本就是尉繚老軍師的弟子呢,他的解答與大王您的戰術思想可謂驚人的相似啊。”

    項莊凜然點頭道:“看不出來,這個畢書還真有料啊。”

    項莊原以為,畢書縱然師從鬼谷子,可他畢竟只是個剛出茅廬的毛頭小伙子,既沒有領過兵也沒打過仗,真要到了戰場上,既便不致臨陣露怯,至少也需要時間慢慢成長吧?可現在看來,這家伙很可能真是個軍事天才!

    歷史上,好像也不乏這樣的人物,霍去病年僅十八就能率軍深入漠北幾千里,打得匈奴潰不成軍,還有三國孫吳的陸遜,一個白衣書生竟然打敗了身經百戰的關羽,這兩位在橫空出世之前,好像也都是初出茅廬的毛頭小子吧?

    最后是《論楚軍》,百里賢為了選拔大才而特意設立的一道大題目。

    當初剛看到這份兵家試卷時,項莊并不認為應試學子中有人能夠就這道大題交出一份讓人滿意的答卷,可是現在,畢書還真就交出了一份讓項莊刮目相看的答卷,畢書開宗明義的論點就是——廢除世卿世祿、獎勵軍功,廢除更卒役卒、推行軍屯。

    其中“廢除世卿世祿、獎勵軍功”其實就是耕戰體系的內容,并沒有什么新意,但是后面那半句“廢除更卒役卒、推行軍屯”卻使項莊大為觸動,這個畢書,還真不愧是鬼谷子的當代傳人,眼界見識還真是非同一般哪。

    所謂更卒役卒,其實就是全民皆兵,國家規定,凡年滿十六的男丁都必須輪流服役,是謂更卒,至于役卒,其實就是讓服瑤役的男丁參軍,更卒役卒都是強制姓的,無論身體強壯或孱弱,無論情愿或不情愿,你都必須應征。

    畢書在《論楚軍》中提及,由于更卒役卒的強制姓,導致軍隊的兵員構成良莠不齊,兵員的良莠不齊又嚴重制約了軍隊的訓練強度,訓練強度上不去,戰斗力就無法提高,所以廢除更卒役卒刻不容緩。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宣武区| 陵水| 习水县| 汤原县| 丽江市| 万安县| 印江| 大邑县| 阿城市| 澄迈县| 如皋市| 稻城县| 临城县| 融水| 井研县| 河曲县| 尚志市| 溆浦县| 伽师县| 墨玉县| 东乡| 西峡县| 河间市| 永康市| 沐川县| 三台县| 荃湾区| 新宾| 文水县| 卢湾区| 铜鼓县| 彭水| 南宫市| 关岭| 安新县| 新竹市| 公安县| 偃师市| 光泽县| 灵石县| 玉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