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扒犁-《尸王小道長》
第(1/3)頁
冬天的時候,草原上的積雪還是很深的,不過這條路是牧民的扒犁子和拖拉機要經過的地方,所以積雪被壓出了道路的形狀,如果是兩驅的車,在這種路上面開起來,還是比較費勁兒的,但是5.8排量的四驅車,應付這種路根本不叫事兒,就算直接開旁邊的積雪堆里面,只要不卡主地盤,都能開的出來。
四驅的車比兩驅的車貴很多,還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車子的減震性能不錯,所在開在這種道路上,倒也不算顛簸,往前彎彎繞繞的開了幾十公里之后,就到了一些小山丘的位置,這時候就遠遠的看到前面有一輛馬拉扒犁在雪路上慢悠悠的前進著。
南方人應該很少有人見扒犁,即便是一些偏中部的北方人,也沒多少人見過了,只有在內蒙和新疆的一些偏遠地區,才有這種東西。
其實扒犁也叫爬犁,滿語稱為法喇,還有個比較相似的東西一說應該就能理解了,那就是雪橇,只不過雪橇是狗辣的,而扒犁是?;蛘唏R拉的。
制如冰床,而不拖鐵條,屈木為轅,似露車座低,傍輪前有軛而高,駕以?;蝰R,走冰上如飛。亦可施帷幕衾綢以御寒。
簡單說就是用兩根一丈多長的木桿,一端用火燒烤,使其高高翹起,用作轅子。另一端觸地平直的部分釘上橫桿,加上支柱,做成車廂,可以坐人,也可以裝貨。有轅有底,無輪轂,靠兩根光滑木桿在冰雪地上滑行。
可以說,爬犁主要是針對東北和西北偏遠地區冬季漫長,道路雪多冰厚這樣的自然環境而創造出來的便捷工具,特別是在山高林密,溝壑全被冰雪覆蓋的地區,爬犁的使用更為廣泛。
東北有“十一月,大冷天。跑爬犁,雪炮煙”這樣的民謠,非常貼切,北方一年中有三分之一的時間處于冰雪期,而戶外山川溝野之間雪特大,往往填沒了“道眼”,只有爬犁可以不分道路,只要有冰、有雪,便可在其上行走,靠的是動物的牽引。
自伯力東行1200余里,沿松花江兩岸居住的黑斤人,冬季“以數犬駕舟,形如撬,長十一二尺,寬尺余,高如之。雪后則加板于下,鋪以獸皮,以釘固之,令可乘人,持篙刺地,上下如飛。”
可見,這又是一種用狗牽引又以人為持具支地而行的“爬犁”。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福建省|
福鼎市|
庆城县|
黎城县|
巴彦淖尔市|
陆丰市|
凤台县|
江阴市|
香格里拉县|
偏关县|
紫阳县|
金寨县|
齐河县|
金溪县|
南漳县|
江山市|
广西|
九龙坡区|
柳河县|
尉氏县|
田林县|
铁岭县|
南平市|
会东县|
福海县|
宜兰市|
宁强县|
漠河县|
湖北省|
丹棱县|
雅安市|
东海县|
平利县|
宝丰县|
印江|
乐都县|
冕宁县|
东光县|
南投县|
东台市|
邹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