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過了金河,便是到了建昌府地界。這建昌府在大理國北部,與那大宋土地相連,客商往來大理大宋,也大都會經由此地。當年大理大宋劃江而治,歷經數十年歲月積淀,兩國庶民之間早已有了很深情誼。這邊境雖偶有摩擦,卻無戰事再起,也算是為兩國人民謀得了太平。建昌府再向北去便進入大宋巴蜀境內了,巴蜀自古便聞名于天下,美人美景、美酒美食,樣樣都是一絕,這人生在世,若不來此一遭,豈不抱憾終身。人說來到蜀地,便少了爭斗之心,千百年前那劉嬋“樂不思蜀”恐怕也只是形勢所迫罷了! 建昌府界山多水多,自北向南就有多條大河,這多日雨水,水位也都暴漲起來。從那金水河畔翻過一座山來,又是一條大河。此河名為安寧,河如其名,常年平靜溫和,便是要佑這一方水土安寧。可這個時候卻是發起怒來,淹沒了眾多臨河村落。還好這鄉民自幼便在水邊長大,水性極好,倒也只有幾人受了輕傷。官民配合默契,竟是在大水到來之前將絕大多數物資轉移出去,因而這災民也算是保留了重建家園的希望。 大山三人翻山過來,便遇上了這迅猛洪水,河寬足有平日的四五倍,可見這大水勢頭之猛。大山從河水淺灣之處找到一條被沖走的小船,修整一番之后,竟然還能使用,三人便上了小船,慢慢向對岸劃去。這河水勢頭已經減了許多,從那岸邊水線便能看出。小船還算結實,三人過河倒也沒遇上多少危險,只是偶有浪來,打在船身之上,濺起一層層水花而已。 “大山哥,你看這河兩邊竟然都有如此規模的防洪工事!想必也是花了不少人力物力!”七子立在船頭,看著對岸大聲說道。 大山點頭稱是, “只要這官兵鄉民通力合作,倒也沒這么難。” 三人剛一靠岸便有一人身穿老舊蓑衣,慢慢靠了過來, “你們是對岸災民么?那邊如何?” 大山把帽檐向下移了移,回道, “算是安定下來了,這邊又怎樣?” 那人笑笑, “小洪大人領導有方,有臨時住所,吃喝也都不愁,鄉民們情緒穩定,都準備著重建家園呢!” “那就好,那就好!對了,這小洪大人?” 那人有些奇怪, “小洪大人,就是老洪大人的長子呀!老洪大人去逝有五年了!小洪大人接了班,對咱們百姓也是極好啊!哎,聽阿伯講,老洪大人的病就是當年為平叛亂留下的!多好的一對父子呀!哎!” 大山拍拍那人肩頭, “謝了兄弟,咱們就是路過,看你們這也沒多少需要幫忙,就先告辭了!” 說完三人便告辭去了,那人揮手大喊, “哎,幾位,差不多到點了!咱們吃完飯再走!” 大山擺擺手,慢慢走遠。 這安寧之河河畔,有一抬高的壩子,大山三人走到上邊,向下一看,那河水平緩,從北向南似綢緞一般,兩側青山若隱若現,被水霧籠罩其中。山水之間有人群聚集,炊煙升起,接連天地,雞鳴狗吠之聲也不時響起,全然不似剛過了大災那般。 思思突然大聲叫喊, “大山哥!七子哥!你看那篷內之人,像不像!像不像!” 七子仔細看向那邊,辨認了好一會,這才回問道, “‘瓜哥’?嗯,倒是有些像大山哥說的那人。” 二人看著大山,大山微微點頭,笑道, “能長成這般模樣,不是他,還能是誰?!” 七子樂壞了, “這‘瓜哥’果然人如其名!長得……長得……哈哈哈哈!而且他也是真是個忠義之士,我猜想他是帶著江湖眾人來此救災了!” 大山笑笑, “應該是了,不過這下面魚龍混雜,咱們就不要過去給他們惹麻煩了。” 七子思思了然,又聽大山說來, “你們看這地勢,屯兵于此,便能守住這南北要道,從上而下,占盡了地利。這幾十年都無戰事,這要塞也就無人守了。” 七子向正下方看去,這壩子傍著青山,官道在壩子與大河之間經過,要在此處設置關卡,控制這官道確實十分容易。 “大山哥,你還懂這些呢?” “瞎說的,哈哈。走,上山!” 七子咽了咽口水,問道, “大山哥,從這邊上山,看起來路可不太好走!” 大山笑笑, “上邊有個絕美的地方,先上去看看!” 七子明白,給思思整了整帽子,這才與她一齊跟上大山。 這雨依舊下個沒完,越往山上越是綿密,雖是不大,卻很粘人,讓人極不舒服。這山上本有小路,順著河溝直通山際,可這一帶長久未有人走,生起了三尺長草,路雖不難辨認,卻是異常難走。大山在前開道,把那長草盡量踩倒下來,七七思思跟在后邊就好走了許多。這河溝平日里只一束清泉,此時卻似一條小河,水量充沛,轟轟作響。若是以前,即便是從這山泉石上走,也是要快上許多。 這云層極低,濕氣也是極重,天暗了下來,便無法摸黑再行了。大山尋了處大石,能防些山風和雨水,三人便在那處調整休息。七子收拾了一下,雖然仍舊濕寒,卻比外邊好上太多。 “大山哥,我算是知道你為何要帶上這許多酒水了。這里全是濕的,根本燃不起火來,也只有用這酒水取暖了!” 大山打開酒囊,大喝一口, “多剩下些,上邊還有很多路要走。吃些東西便好生休息,明日加緊一些,應該能到。” 思思雖是下人,但也從未這般辛苦,若不是七子幫扶,只怕也是堅持不下來。她取下不太舒適的雨帽,輕聲問道,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