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選人-《寒門狀元》
第(1/3)頁
一直到天色大暗,沈溪才被叫出來吃飯。
沈家沒有分家,正房西屋里,一大家子分成兩大桌,四四方方的八仙桌上刷了一層暗紅色的油漆,可能是用的時間久了,漆已經很淡了,只剩下淡淡的漆印。
索性兩張桌子都夠大,莫說是小娃娃了,就算是二十多個成年人,也能勉強擠下。
這兩張桌子原本是家里宴請賓客時擺流水席時用的,如今沈家落魄了,過不了那種豪奢的生活,其余桌子全都收攏到了后院,如今一大家子有這么兩張勉強擠擠就是。
沈家人丁興旺,除了沈明鈞也就是沈溪的便宜老爹只生了他一個,大伯、二伯、三伯和四伯膝下都是兒女成群。
一開始,沈溪還覺得這么多人每天在一起吃飯有些古怪,但久而久之,也就習慣了,沈家畢竟沒落不久,所以規矩不少,食不語寢不言是最基本的要求,否則可受不了一群人鬧哄哄的場面。
而且沈溪最討厭半大不大的熊孩子,沒事就流著鼻涕往旁人身上抹,他的身上就有不少這種風干后亮晶晶的痕跡,偏偏還要裝出一副年少無知的樣子……
本來老太太坐一桌上首,沈明文坐另一桌上首,只是現在沈明文進了閣樓,所以另一桌便由沈明文的妻子王氏代座。
一大家子圍攏吃飯,其實并沒有什么稀奇可言,唯一令沈溪感到不習慣的是吃飯時的講究太多了,長幼排序座位就不說了,單單是夾菜、吃飯,這些看似簡單的動作,也是一板一眼不能違背。
沈溪魂穿后第一次坐到桌子上吃飯,因為他的輩分年紀最小,所以得等所有人都動筷子了他才被允許開動。只是那次他筷子才伸出去準備夾菜,手就被老娘狠狠地抽了一下,告訴他吃飯前必須先刨一口飯才能夾菜。
當然,類似的細節很多,沈溪漸漸地也習慣了這些規矩,到如今已是循規蹈矩。
只是今天的飯桌略有不同,以往人們吃飯時總是不言不語,如今卻是議論聲不絕于耳,說的全是大伯進閣樓的事。
沈溪這一桌基本都是婦孺,孩子占大多數,大一點兒的十三四歲,就沈溪這小身板,根本就搶不過。加上今天是沈溪的母親負責廚房,沒人替他夾菜,只能用求助的眼神去看坐在身旁的二伯母。
不過,二伯母卻一點兒都不可憐他,只是一個勁兒地給自己的兒女夾菜,生怕晚了就吃不著一般。
事實上……晚了那是真吃不著!
沈溪每次吃飯的時候,都會看著這些叔伯嬸嬸哥哥姐姐們,心中暗道:原來搶菜也可以這樣溫文爾雅,我這樣的,注定只能跟在后面喝點兒湯。
好在沈家雖然每天都是草根野菜輔餐,不過唯一還過得去就是,從不讓家中子弟挨餓,飯能吃多少管多少,這也是沈溪這幾年來賴以生存的倚仗。
沈家最常做的一道菜叫做“碧水青龍”,名字很好聽,但其實就是一大鍋開水,往里邊撒點兒蔥花加些野菜,連鹽都撒得很少。
在這個沒有工業的時代,在國家經濟特別是財政收入中,鹽所占比重很大。
所以,鹽的生產經營通常都由官府壟斷,每斤一兩百文的官鹽可不是平頭百姓能恣意揮霍的。每天沈溪都只能硬著頭皮喝這個所謂的“碧水青龍”,同時心中暗暗決定,等到有錢了,一定要純純地吃一把鹽……
老太太冷哼一身,顫顫巍巍地站起,怒斥道:“祖宗規矩,也是圣人訓導,食不語寢不言,都給我閉嘴,有什么事情吃完再說。”
眾人聞言,沒有一個敢再說話,沈溪將一根鮮嫩的折耳根塞進嘴里,也不管它好不好吃,嚼了幾下,便往肚子里咽。
一如既往的安靜,沈溪最先吃飽,將筷子整齊地擺放在碗邊,靜靜坐著。
少頃,眾人吃完飯,在廚房里勉強把肚子塞個半飽的周氏,與沈溪的三伯母、四伯母一起麻利地收拾碗筷,又將桌子抹得干干凈凈,這才挨著沈溪坐下。
沈溪苦笑不已,他前生是孤兒,工作后也沒組建家庭,一輩子都沒見過家庭會議是個什么樣,這回可好了,這二三十人湊在一起開的家庭會議也算是開眼界了。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界首市|
甘肃省|
兴城市|
枣庄市|
巴彦县|
天全县|
平果县|
凤阳县|
潜山县|
六枝特区|
长沙市|
朝阳县|
三穗县|
江陵县|
城口县|
彰化市|
灵山县|
汝南县|
萝北县|
绥芬河市|
长兴县|
阜新|
兰溪市|
巴彦县|
修文县|
石泉县|
宁夏|
新疆|
嵩明县|
瓮安县|
东海县|
大港区|
澄江县|
溧水县|
晋江市|
铁力市|
六安市|
宜兰县|
鲁甸县|
高要市|
高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