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三九六章 文舉人VS武舉人(第六更)-《寒門狀元》


    第(1/3)頁

    唐伯虎最初見到沈溪的畫,幾乎可以肯定沈溪是模仿他的畫風,但仔細瞧過,連他自己也產生了懷疑,因為沈溪的繪畫技巧已臻至大成,沒有邯鄲學步的痕跡,妙手偶得,不見斧鑿痕跡。

    若說在場之人最懂畫的,還是唐伯虎本人。

    在同一個題材,同一畫風,甚至連筆法和技巧都相似的情況下,他的畫反倒有些張力不足,倒不能說他畫功不夠高明,只能說他從一開始就太過自負。

    繪畫講究的是心中蘊有意境,筆隨心動,而他完全是按照沈溪的畫,眼睛所觀,筆隨眼動,少了底蘊在里面。

    “這畫的好壞,由誰來評判呢?”

    沈溪緩緩將在場所有人的疑問提了出來。

    最開始提出比試,并未注明由誰來做裁判,唐伯虎也是對“蘭陵笑笑生”心有不忿,提出個比試的由頭,他自己覺得不會輸,也就沒有考慮更為周詳。

    可現在畫已經完成,而沈溪并非泛泛之輩,連唐伯虎都能感覺面臨的巨大壓力,要真找個懂畫的人來,必定能看出他的畫與沈溪有差距,那他苦心積攢出來的名氣,很可能蕩然無存。

    接下來的日子,他也就只能跟祝枝山一樣,從高調變得內斂,乖乖地躲起來讀書備考。

    蘇通笑嘻嘻地問道:“我看不用比了吧……難道諸位看不出來,到底誰更勝一籌?”

    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要說讓在場之人在沈溪和唐伯虎的畫里選擇一幅,他們中絕大多數還是毫不猶豫會選擇唐伯虎,主要是他們不太懂畫,附庸風雅之事最重要的一條,就是從眾從名:誰的名氣大,支持的人多,我就選擇誰的。

    論繪畫的名氣,唐伯虎自然遠在沈溪之上,唐伯虎畫的畫。怎么也值個幾十兩銀子,以后升值的空間巨大。

    可若是拿到沈溪的畫,極有可能就是廢紙一張。

    蘇通這話問完,在場的人還真有大多數分不出來。到底誰的好誰的賴,即便懂畫之人,也只是覺得旗鼓相當,或者沈溪的稍微好一些。

    在一些筆法皴法上,沈溪雖然運用自如。但畢竟屬于另辟蹊徑,尚未得到當世繪畫名家的承認。

    最后眾人一合計,把兩位到場的翰林推選出來進行評價。可惜這兩位翰林對于書畫都不是很精通,點評之語也很一般,只說難分伯仲,令在場之人大感失望。

    如此一來,爭執就起來了。

    有的人覺得沈溪的畫好,另一方卻覺得唐伯虎更勝一籌。只有唐伯虎黑著臉立在一邊,別說他自己知道已經輸了,就算沒輸。他一個浸淫繪畫二十年的名家,跟一個十三歲的少年郎斗了個平手,也夠丟人現眼的。

    就在唐伯虎準備離去時,沈溪突然擺手道:“諸位不要爭了,在下認為,這兩幅畫的好壞,應該交由世人評斷,不妨將這兩幅畫掛在閔生茶樓,以后客人光顧,可作出點評。等十年后再根據客人的反響,決定勝負如何?”

    沈溪所提議的這辦法,顯然不能讓在場之人滿意,因為事不關己大家伙兒都等著分出個輸贏來呢……

    看熱鬧的不怕事大。若以難分伯仲結尾,這話題性從何而來?

    只有閔生茶樓的掌柜覺得這主意很好,有今日比畫的熱鬧,后面再一傳揚,說不定滿京城人都知道了,屆時把畫掛在堂上。那文人雅士還不紛紛過來品茗,作出一副很懂行的模樣點評一番,這樣茶樓的生意便會跟著蒸蒸日上。

    最終的決定權,落在了比試的二人身上,沈溪提出意見,就看唐伯虎是否同意。

    此時唐伯虎覺得,早點兒離開這個是非之地方為上策,點頭道:“沈公子的提議恰合我意,就掛在閔生茶樓,讓世人點評就是。”

    把自己的畫掛出來展覽,看似積攢名氣的方法,但那建立在是一幅杰作的基礎上,現在唐伯虎自己也知道,把畫跟沈溪掛在一起,那是自損威名。可說出的話不能收回,作畫本來就是給人看的,若他藏著掖著,不肯讓人評價,那他輸的不單是畫,連氣勢和氣節都輸了,以他狂放不羈的性格,更不屑于為之。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罗平县| 五家渠市| 大理市| 正定县| 康定县| 清水县| 延吉市| 宣恩县| 兰州市| 封开县| 丹凤县| 历史| 抚松县| 郴州市| 乐昌市| 布拖县| 韩城市| 西宁市| 普洱| 察雅县| 洛扎县| 兴山县| 余姚市| 鹿泉市| 昌江| 乡宁县| 通州区| 墨江| 桑植县| 罗平县| 黄梅县| 林甸县| 九龙城区| 牟定县| 大新县| 东乌珠穆沁旗| 延津县| 常山县| 治多县| 中江县| 大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