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很得罪人啊……” “對,但是所有老選手都點贊了。”校長帶你看金魚補充:“不止lol圈。” 新生代玩家很難理解這種情感,對韓援的排斥被認為是嫉賢妒能,甚至覺得電子競技應該和足球、籃球一樣不分國界,還做著歸化美夢。 部分俱樂部就是打著這樣的招牌,在官方掀起禁韓風氣后做‘平穩(wěn)過渡’。 事實上,外援加入,對賽區(qū)有著顛覆,甚至是毀滅性的沖擊。 首先是投入。 無論什么領(lǐng)域,購買成品都比從零研發(fā)便宜,而且見效更快,在全世界職業(yè)選手都聚集韓服的大環(huán)境下,韓國路人王確實比國內(nèi)高手更容易融入職業(yè)聯(lián)賽。 一百萬砸進青訓營,可能連個水花都打不起來,引進高分王者,來三五個很容易有一個能用的。 很多人覺得沒問題,既然人家物美價廉,就沒必要舍本逐末,和開日系車、看日系片道理相同,用著東西,不代表喜歡這個國家,只是追求最舒服的體驗。 觀點沒錯。 錯的是認知。 什么是本?什么是末? 用最少的付出換最大利益,在賽區(qū)內(nèi)稱王稱霸,賣人設,做粉絲經(jīng)濟,在絕大多數(shù)人賠錢的時候做到盈利,是本么? 不是! 本,是一個賽區(qū)的真正實力,既要有老一代選手作為中流砥柱,也要有新生代隊員補充后備力量,而不是用這種看似明智的商人決策投機取巧。 且不說部分韓援公開表達過‘在其他賽區(qū)不會盡力’,即便真的有個別人具備契約精神,愿意放棄民族思想,為lpl拿到出色的大賽成績,下一個呢? 當這種風氣形成,輸贏就很難再完全取決于實力。 到最后,各個賽區(qū),乃至世界賽事的mvp都是韓國人,lpl成功了? 用,可以,作為一時依仗也不是不行,吸取經(jīng)驗學習長處補充到自身最好不過。 但要清楚重點在哪。 把韓國選手當成核心,再從韓服路人王中選擇替補,缺人的時候第一時間引進外援,完全不考慮從ldl提拔,青訓永遠當成擺設,花著錢占著資源幫lck做育兒所和養(yǎng)老院,說毒瘤都是客氣的。 “不會用韓援,還能是誰呢?”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