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皇上,微臣剛才著急回家,竟然忘了一件緊要的事!”劉鴻漸重又折返回來。 崇禎不語示意他說下去。 “如今時勢動蕩,錦衣衛獨木難支,微臣建議皇上重開東廠。”劉鴻漸拱手說道。 “愛卿何出此言,朕對錦衣衛可是信賴的很,人手不夠的話征召便是了!” 崇禎無語,重開東廠必定要分割錦衣衛的權力,剛才是薊遼督師,現在又是錦衣衛,權力不好嗎?為什么總是這般推脫? 以崇禎的固有觀念來看,他越來越覺得這年紀輕輕的安國候有權力恐懼癥。 “非也!皇上,錦衣衛有更重要的事情做!” 這是劉鴻漸深思熟慮后的想法,天天大喊庸臣誤國是沒有用的,即使是現在,崇禎也沒有意識到監察權的重要性。 錦衣衛直接對皇帝負責,上到百官下到黎民,甚至是皇親國戚,遇不法之事可繞過刑部、督察院直接逮捕入錦衣衛內部的詔獄。 國內之事固然亂如牛毛,但再亂無非就是個貪腐、受賄、時不時的某地出個災禍、鬧個匪患。 劉鴻漸此時更關注國際上的事,此時已經是十七世紀中葉,別人不知道,他卻知道,大航海時代來臨了。 歐洲的文藝復興運動已然碩果累累,三十年戰爭也即將結束。 英吉利掀起了轟轟烈烈的資產階級革命…… 海上霸主荷蘭馬車夫車輪滾滾,擁有了世界最強的經濟實力…… 羅剎國羅曼諾夫王朝蒸蒸日上的尋找著出海口…… 弗朗機(葡萄牙、西班牙)的戰艦馳騁大西洋,進行著罪惡滔天的三角貿易…… 而大明呢?封閉了沿海,在無休止的內斗。 事實上,從萬歷一五八零年起,大明不論是在經濟上還是軍事上都被這些列強超越,失去了世界霸主的地位。 這是最好的世代,也是最壞的世代。 要想分一杯羹,大明必須時刻關注世界諸國的動態,而如果錦衣衛既管內又管外,必然應顧不暇,而且需要更多的人手,導致機構冗雜,辦事效率降低。 所以,重開東廠勢在必行。 “皇上,這世上可不僅僅只有大明,據臣所知,在大明的西方,是西藩,在西藩的更西邊,還有更大的疆土,那里有多如牛毛的民族和國家。 即使是像大明一樣強大的,也至少有五六個,他們都在厲兵秣馬意圖征服大明,大明想屹立于世界之林,必須時刻關注那里。” 劉鴻漸不知道崇禎對西方了解多少,只能說的簡單直白點。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