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朔方見聞-《大唐脊梁》
第(2/3)頁
伙計道:“老爺這是第一次來朔方吧?”
李世民答道:“這倒不是,早年來過一次,那還是前朝的時候,現在卻發現識不得路了。”
伙計道:“莫說老爺你了。就算是我們都差點認不得這生活了二十多年的朔方城。”
李世民見他談興甚深,便好奇問道:“這話怎么說?”
伙計道:“我自幼就在朔方長大,朔方的變化我都經歷過。朔方在隋文帝的治理下,算不得富裕,但還算寧靜。”
李世民繼續聽著,也不說話。
伙計接著道:“文帝也是個有本事的人,他讓突厥分裂,讓突厥向他們臣服也保障了朔方的安穩,那時候朔方還是很和平的。后來楊堅的兒子楊廣登基當了皇帝。世人對楊廣謾罵不止,老朽倒是覺得他還不錯。與他父親有的一比。他在位的時候,朔方出現了少見的繁華。”
秦瓊皺眉道:“楊廣罪大惡極,惑亂天下,致使天下民不聊生,大哥怎么能說他‘還不錯’?”
伙計也不氣惱,“呵呵”笑道:“我活了四十三年,走到最遠的地方也就是慶州,老實說,中原是什么情形我真的不知。我沒有親眼見過,自然不好評價。至少在朔方還是挺繁華的。”
“大哥好見識!”李世民贊許一聲,接過伙計的話道:“這就是你們的無知了,其實這位大哥說得很對。楊廣之禍在于中原運河,在于河北東北的高麗三征伐。中原運河逼得中原百姓,自斷手腳來逃避徭役,高麗三征伐更是眾所皆知的勞民傷財。真正的起義的聚集地便是在飽受高麗三征伐以及中原運河周邊這些重災區,從大業六年的尉文通起義開始到大業十三年,中原河北江南這核心地段,短短的七年中爆發了六十余起農民起義。這些起義都與朔方這里無關,楊廣喜好顏面,喜好大手腳,朔方作為與突厥疆域接洽的地方,反而受到了他特別的關照。當初他北巡朔方,突厥的可汗就是在朔方親自為楊廣拔除路邊的雜草,恭迎楊廣巡游。是以不管世人如何評價楊廣,在朔方百姓眼里楊廣還是很不錯的,至少他維護了朔方的安定與富饒。”
秦瓊、程咬金這才恍然。
“老爺說得真好。但是……”伙計說道這里,眼中浮現出了傷感之意,嘆道:“梁師都霸占了朔方后,一切都變了,他當了突厥人的狗,將朔方弄得一塌糊涂,民不聊生,致使百姓紛紛難逃,我也是帶著家人逃到了慶州,然后當了兵。”
聽出了伙計話中的傷感,李世民道:“在亂世,能活下來就是一種福氣。”
“都督還是慶州都督的時候,我成了一名陌刀手!”伙計自豪道:“都督收復朔方的時候,我還有幸跟隨羅淵將軍當了內應了,城門就是我們打開的。”
李世民豎指贊道:“了不起。”
伙計笑道:“都督當了夏州都督,這一件事就是恢復生產,在都督治理下,朔方每天一個樣……現在到處能夠看到往來的商人,可以看到路人百姓嬉笑的模樣。這方景象,就是在前朝時期都不曾有過的啊!更別說是梁師都那段黑暗的日子了,你看……”他的語氣越說越是輕快,心情也是越來越好,指著前方道:“那正前方就有一個集市,可輝煌了。往來南北的商人就聚集在這個集市里,里面要什么有什么。南方的胭脂瓷器茶葉,北方的牛馬皮革,西方的酒,東方的魚這里都有。我這輩子都沒見過如此繁華的集市,我不知道在長安的東西市是什么樣子的,在我看來不外如是吧……”說著他哈哈大笑了起來,語聲中充滿了自豪,身為朔方人的自豪。
李世民低語道:“這么說,那小子治理地方的能力也不錯嘛!”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德昌县|
福海县|
额尔古纳市|
巴塘县|
韩城市|
仪陇县|
博湖县|
巴楚县|
玉田县|
洪洞县|
苗栗县|
扎兰屯市|
龙江县|
大连市|
金坛市|
鲜城|
理塘县|
南澳县|
兴城市|
临猗县|
石阡县|
朝阳县|
阿克苏市|
开封县|
康定县|
崇义县|
开鲁县|
吉木萨尔县|
乐亭县|
汝阳县|
华坪县|
阿荣旗|
凤城市|
利津县|
隆林|
中牟县|
怀仁县|
海盐县|
惠东县|
云南省|
蛟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