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一首《單車》帶來的驚艷顯然還不夠,畢竟不是誰都能領會粵語歌的美妙,也不是誰都能聽出楊軼在這首歌里用了什么樣巧妙的唱法!盡管這首歌楊軼唱得確實好聽,可是每個人都更加期待下一首國語歌。 會是《單車》的國語版嗎?聯想到《好久不見》和《不如不見》的關系,大家不由地猜測了起來。 而楊軼還是跟之前那樣,閉上眼睛,在腦海里,仿佛有一架鋼琴擺在面前,他坐了上去,開始彈奏。 不過沒有前奏,他便跟著自己的“鋼琴聲”輕輕地唱了起來:“有一天,我發現自憐資格都已沒有……” 楊軼唱得很深情,輕輕地鼻音,營造出了人造的環繞音,第一句,便讓傷感的情緒彌漫了開來。 陳奕捷聽第一句,便露出了笑容,他喜歡這樣類型的歌。 楊軼腦海里的鋼琴伴奏很輕柔,也很單純,沒有任何炫技的成分,只是很純粹很簡單地彈奏出如同可以伴人入夢的輕音樂一般的旋律,能安撫人們不安的靈魂和躁動的心靈。 “只剩下不知疲倦的肩膀,擔負著簡單的滿足……”楊軼的歌聲也是這樣,在簡單的旋律里,將自己遭遇的艱難娓娓道來。 但這不代表楊軼唱得也很平淡,越是簡單的旋律,越是難以唱出水平,前世這首歌,醫生和詞曲作家小柯就花了很長的時間,從發音的控制,到情緒的把握,推敲了很多細節,最終,錄制出了二十多種不同唱法的音軌,最終由工作室的人一同票選出最感人的唱法。 而楊軼雖然只是拾人牙慧,可是他確實是沒有給醫生丟人,同樣的唱法,楊軼也是唱出了濃厚的情感。 “我要穩穩的幸福,能抵擋末日的殘酷,在不安的深夜,能有個歸宿……”這一段,依舊平淡無奇,可是卻是唱得令人心弦顫抖。 尤其是在唱到“能有個歸宿”的時候,陳奕捷聽得渾身戰栗,感覺自己被這樣的情緒所打動,甚至他想到了自己的妻子,萬千感慨油然而生,眼中竟然泛起了淚光。 “我要穩穩的幸福,能用雙手去碰觸,每次伸手入懷中,有你的溫度……”第二段,不同的歌詞,同樣簡單的詞藻,但畫面感很強,滿滿的溫馨感令人觸動。 這會兒,即便是對音樂敏感度不高的楊歡和丁湘,臉上都露出了感動的神情。 更別說墨菲,她聽這首歌,品味出來的深情比其他人更多。 因為別人看到的只是楊軼的平靜,看到的只是他現在的輝煌和成功,只有墨菲見識過楊軼的落魄。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