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但在做出判斷之前,李石建還是清空一下自己的腦袋,忘記楊軼是誰,忘記墨菲是誰,忘記他們以前唱過的歌,然后才開始點開音樂傾聽起來。 李石建聽的第一首是楊軼的版本,跟楊軼當初唱給老爺子聽的差不多,伴奏很純凈,是簡單的吉他獨奏。 但光是前奏,李石建便聽出了一些味道! 不像正常的流行曲調,旖旎婉轉的弦音,似乎有點異域的風情! “慢、很慢!這首歌的旋律,應該是傷感的基調!”李石建來了精神。 而后,楊軼的歌聲傳來,雖然粵語的歌詞,讓李石建微微皺了皺眉頭,他能聽懂一些粵語,但畢竟不是正宗的母語為粵語的人,現在聽起來有些吃力,可是,楊軼的唱法卻讓李石建耳目一新! 一點也不流行,一點也不復古,或許用蒼老和惆悵來形容比較合適,這種唱腔李石建從來沒有聽過,很獨特! 但獨特得并不突兀,李石建聽得很舒服,尤其是那時而低沉,時而高亢的歌聲,低沉時候令人仿佛陷入了迷茫,而高亢時候又仿佛處身于荒蕪的曠野,一股蒼涼的滋味油然而生…… “苦海翻起愛恨,在世間難逃避命運……” 李石建感覺自己的心臟仿佛被滿天的箭矢射穿了一樣,有種無力掙扎的悲痛。歌詞的意思似乎都顧不上仔細琢磨,光是楊軼這歌聲,便足以讓李石建陷了進去。 一曲聽完,李石建竟然發覺自己的眼眶有些濕潤,只是,他還沒弄明白這首歌究竟唱得是什么? 三個小時之后,李石建才摘下了耳機,不過,他翻著自己記錄得慢慢的幾頁紙,卻沒有要立即寫樂評的打算。 只見李石建迫不及待地拿起了手機,撥打起電話:“老樸,睡了嗎?沒睡趕緊起來,推薦你聽一首歌,不是,是兩首歌,一首歌的兩種唱法。” “不是國語歌,是你們那粵語的歌,我一個不是說粵語的人聽了都覺得好聽!你趕緊也來試試。” “楊軼寫的。對!寫了《不如不見》和《單車》的那個楊軼。” “兩個版本都好聽,墨菲居然會唱粵語歌,而且唱得那么好聽我是沒想到的。但我更喜歡楊軼那個版本,不是說墨菲的不好,她的伴奏更豐富,唱得也夠幽怨婉轉。但楊軼那個版本很特別,吉他獨奏,唱法我也是頭一回見。你聽了就知道!絕對好聽!” 李石建除了找老樸以外,還安利給了幾個相熟的港城樂評家,鬧到了大半夜,他才興奮地提筆寫自己的樂評。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