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所以,這樣的輿論風向形成之后,就已經不再是天祥唱片能夠逆轉的,很多網民受到水軍的煽動,也跟風痛罵港臺的藝人。 與此同時,港城的娛樂媒體也不樂意了! 港城樂壇,甚至港城的娛樂產業日薄西山,這個說法沒錯!這也是他們自己心里知道的事實!但他們不愿意承認,自己私底下說說可以,別人說,那可不行! 最終,輿論引發了內地和港城媒體、網民不小的沖突和罵戰。 還好,國家層面,是不會放任這樣不和諧的情況保持下去,甚至進一步激化矛盾,相關的一些部門介入,媒體們先偃旗息鼓,隨后又是微播上一些輿論引導,這場沖突才漸漸地平息下來。 但陳奕捷還是有些焦頭爛額,這場輿論對他的影響很大,先是在十月底,他的《十年》唱片銷量大減,《十年》、《紅玫瑰》的單曲銷量甚至都跌出了新歌暢銷榜的前五十…… 總銷量距離白金唱片的標準還差那么一截,但少了這口氣,陳奕捷是注定無法在新唱片保護期內拿到白金唱片的榮譽……而且如果他在內地的形象進一步惡劣下去的話,還真的不知道何年何月才達標。 其次,陳奕捷在港城樂壇也不討好,原本他進軍內地的國語樂壇,天祥唱片是盡量在港城保持低調,幾乎都不宣傳這張唱片。畢竟陳奕捷不發粵語唱片,改發國語唱片,還是會引起很大的爭議。 但這事一出,天祥唱片再也低調不下來。它就算再家大業大,也擋不住這么多港城媒體對陳奕捷的口誅筆伐。 “Eason,內地樂壇有那么好嗎?說好的你愛港城,不離不棄呢?” “失望透頂,Eason新專輯沒有一首粵語歌,你徹底拋棄了你引以為根的港城粉絲嗎?” 甚至,還有一些老派的港城藝人,在電視節目上聲討陳奕捷,說他是“逃兵”,不考慮如何拯救港城樂壇,居然在港城樂壇還沒垮之前,就率先逃跑…… 大廈將傾,人人自危。選擇去內地發展,陳奕捷做得并沒有錯! 甚至有很多港城藝人也懷揣著這個想法…… 更別說,他們曾經還無比羨慕陳奕捷能夠加盟《中華好聲音》這樣紅遍大江南北的節目。 但現在陳奕捷遭遇輿論危機,他們不會出來聲援陳奕捷,只會保持沉默,甚至暗自竊喜。 罵,哪有什么?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