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章七四 宗教帶來的問題-《七海揚明》


    第(2/3)頁

    在如今的呂宋行政區,只有馬尼拉周邊五十里內是安全的,其余地方包括榮耀堡、八打雁、黎牙實比等地,都只能維持港口和要塞安全,戰亂導致呂宋行政區處于入不敷出的狀態,大量的種植園撂荒、奴隸逃散,導致呂宋無法向公債持有人提供安全穩定的產業,不得拿出財政來支付違約金。

    到了大本營,李明勛見到的第一個人就是李北極,他作為呂宋行政區的議員代表,向元老院解釋呂宋行政區的局勢,李明勛詳細的聽了李北極的解釋,終于明白過來,呂宋地區局勢的惡化原因是,社團堅定的宗教政策,當然,這是李北極的用詞,如果用公債持有人的話來說,那就是嚴苛無禮的宗教政策。

    與大本營不同,呂宋的宗教比較單一化,那就是以天主教為主,畢竟這是西班牙人統治超過七十年的地方,在整個呂宋,擁有四十萬到五十萬的天主教徒,在西班牙人離開呂宋之后,天主教徒分為三種,第一種是奴隸,根本不用考慮,第二種是選擇留下成為社團治下百姓的梅斯蒂索混血兒,這些人原本在西班牙人治下就經濟地位低,無力承擔起遷往宿務的費用,強行前往宿務就會成為契約奴。

    而真正讓人頭疼的第三種,那就是分散在呂宋各地的巴朗圭首領和封君,這種人或許只有不到一萬人,但掌握著相當的軍事力量和資源。

    按照《宿務條約》,呂宋長官區全盤接納西班牙人在呂宋的全部產業和社會關系,西班牙人的奴隸、礦山和種植園成為社團的產業,西班牙人的封君成為社團的封君,那些土著部落也成為社團的藩屬。

    一開始,一切都很順利,社團降低了藩屬部落的稅率,準許他們可以用實物替代稅收的三分之二上繳,得到了大部分人的擁護,但一直到宗教局的分支機構入駐馬尼拉,一切都變了。

    社團對宗教的管理向來非常嚴格,而且擁有專門的宗教機構宗教局,社團承認治下百姓擁有信仰宗教的權力,也允許各種常見宗教在領地內存在,但一切宗教都必須接受監督和管理,而社團對宗教管理的有兩大準則。

    信仰是有代價的。

    控制信仰的源頭。

    首先,宗教局規定,除了自己的住宅之外,在其他地方進行的宗教活動都要向宗教局報備即便是其他私人領域,比如酒館、工坊、私人船只,總之,只要有非直系親屬加入宗教活動都要接受管理,而管理的辦法就是一個,收稅。

    宗教稅是目前社團第四大稅收來源,排在前面是關稅、商業稅、農業稅,即便是城市的人頭稅都沒有宗教稅高。

    在任何一個教堂、寺廟、庵堂的門口,都有宗教局的稅務官收稅,而舉辦宗教活動也要收稅,哪怕是家里死了人請和尚做法事也得根據宗教人員和參與群眾數量而交稅,上不封頂。

    宗教稅的制定讓信仰的成本極度升高,元老院支持這個規定是為了稅收,而李明勛支持則是為了限定宗教,把虔信者變成淺信者,把淺信者變成無信者。

    而宗教局的職責并不僅僅在于收稅,還在于控制信仰的源頭,任何一種宗教都必須在宗教局報備,而建立教堂、寺廟這類宗教建筑更是需要宗教局審批,元老院明令,不管是臺灣大本營還是海外的行政長官區,都不得動用財政去興建宗教設施,新的宗教設施的建造必須合乎標準,標準有很多,但歸根究底就是一個字錢,社團對宗教設施的修筑收繳百分之四百的宗教稅,也就是說,建造一個新教堂花費一萬兩,那就要把五萬兩給宗教局,由宗教局負責建造。

    而不僅是宗教建筑,還在于神職人員,按照宗教局規定及建國后制定的宗教法,百姓僅有信教權力,包括改信和不信,但沒有傳教權力,不得逼迫、誘導他人信仰宗教,傳教權只有神職人員擔任,但每個神職人員都必須接受宗教局的考核和監督,這些制度發展成熟之后,社團領地內所有的宗教神職人員都成為了特殊的公務員。

    西班牙‘堅守’在呂宋的傳教士、神父都必須接受宗教局的考核,而幾乎沒有一個人能通過考核,原因很簡單,宗教局的第一個要求就是,所有的神職人員都只能忠誠于社團,而不是幾萬里外的教皇之類的玩意,可以說,圣經還是那本圣經,但要按照宗教局指導來解釋,呂宋的天主教和其他任何地方的天主教都沒有隸屬關系了。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宜州市| 井研县| 巴马| 合江县| 洪泽县| 西丰县| 崇阳县| 清镇市| 绥宁县| 阳朔县| 聂荣县| 宁武县| 盐池县| 西充县| 华安县| 灌云县| 霍山县| 麻江县| 桐城市| 敖汉旗| 桦甸市| 彭州市| 秦皇岛市| 宜都市| 岫岩| 东阿县| 平湖市| 罗江县| 集安市| 瑞安市| 当雄县| 宜都市| 石门县| 长顺县| 永修县| 萍乡市| 四子王旗| 曲周县| 南溪县| 葫芦岛市| 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