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一零四 洪承疇-《七海揚明》
第(1/3)頁
永歷元年八月七日,聯合艦隊抵達鎮江府焦山門,這里是京杭大運河與長江交匯處的點,在這個時代還是一個江心島,其橫亙在長江航道中,遮蔽了近半寬度,當年鄭藩在此處擋住了高杰部的南撤大軍,導致了高杰部這支南明最強軍投降。
焦山門上有駐扎著四百多個綠營兵,但島上沒有什么像樣的城防工事,海軍陸戰隊一登陸,黑壓壓的上千人,航道中的戰船又打了幾輪空炮,焦山島嶼上的綠營兵就是投降了,海軍在這里駐扎了一個大隊的陸戰隊還有幾門火炮,役使沿途俘虜的上千俘虜修造工事,也就如此了。焦山這個地方可不適合駐扎艦隊,這座擋住航道的島嶼不僅讓南北的水流湍急,還造成許多漩渦,如果風向不對,就算是劃槳船一起出動,也難以牽引大船過去。
駐扎兵馬的意義是防備大運河與長江之間的瓜州渡的清軍作祟。
聯合艦隊繼續前進,在金山寺與焦山門之間航行非常順利,抵達了金山這個另一個長江航道中間的島嶼,金山島較小,上面有壯觀的佛教寺廟,稍加改造就能成為簡易的工事,這里控扼著京杭大運河南段的入江口。
在金山寺,聯合艦隊就此分兵,為了統一指揮,明軍由沈廷揚、王之仁、張名振三人率領前往了魯監國政權向往的南京城,而留下鄭聯的水師與海軍一起封鎖長江,而作為交換,海軍支援了明軍二十門十八磅重炮,都是主力艦上換下來的,還有一些壽命,用做攻城炮威力和精準也算可以,至少清軍中,無一門大炮是十八磅炮的對手,他們的紅夷大炮最大也不過十二磅炮,這些炮兵由張名振督領,而其中主要的軍官和炮手要么在臺灣受訓要么就是海軍的退役炮手。
明軍繼續溯長江而上,海軍卻是展開了對鎮江府的進攻,海軍陸戰隊一個營(欠一個大隊),一個炮兵營和兩千名武裝水手、槳手上岸,而之所以這么點兵力就敢進攻鎮江,原因無他,鎮江城墻距離長江航道很近,火炮可以直接攻擊城墻。
鎮江攻城戰僅僅持續了半日,海軍和炮兵營加起來上百門火炮攻擊,一個比一個管子粗,一個比一個威力大,鎮江城中僅有綠營和漕運總督三千多人,在城墻被轟塌的一瞬間就選擇了投降。
即便是出身鄭藩,鄭聯也沒有見識過這么強大的火炮攻勢,他沒有選擇再上岸,而是帶著手下去了焦山門,派人上岸把瓜州渡給圍成了水桶,把大船放了長江航道,率領小船和搶來的各類江船直接通過瓜州渡北上去了揚州方向,沿著運河像捋雞腸子一樣向北搶掠,沿途無論是漕運船還是商船、民船,統統搶來,被排擠在外的鄭聯反而在這場戰爭中賺的盆滿缽滿,一直到進入淮安府中被山東來的清軍伏擊才是退回。
當然類似的行動在合眾國這邊也有,海陸兩軍雙面夾擊,把江南段搶了個遍,當然,海陸兩軍僅奪官船,民船只要上繳部分軍稅便可以放行,但實際上,所獲仍然豐厚,因為用商人買通漕運衙門,用漕船運私貨非常普遍,這些自然也被充公了。
南京。
長江邊,嗚嗚的號角聲不斷響起,八旗騎兵們在江岸邊的堤壩上沖出,狠狠的沖擊進了岸邊明軍的行列,這些甲兵多是白甲兵,全身披掛鎧甲,有些連戰馬也是具裝,全身甲胄強橫,普通箭矢根本無法射穿,前線數百甲騎手持丈許長矛,宛若怪獸一般沖進陣列之中,把明軍那稀疏的陣型沖的松散。
而甲騎身后則是千余弓騎兵,在明軍陣列之外馳射,明軍陣列很快崩潰,被逼的自相踐踏,逃向江邊,八旗騎兵見地面松軟泥濘,紛紛下馬,怪叫著提著刀矛沖殺,明軍大潰,有人跪地求饒被清軍砍下腦袋,而有人則沖進江水之中,饒是識得水性,卻因為身披甲胄,江流湍急而多半喪命。
見跳水是死,很多明軍逃回,卻又被清軍長矛刺穿,清軍也是不下水追擊,從馬上解下鳥銃,不斷裝填射殺,江邊淺灘之上到處都是尸體,鮮血淋漓。
巴山站在堤岸之上,看到大量尸體被江水沖走滿意的點點頭,啐了一口說道:“這些蠻子真是蠢,這點能耐也敢犯南京,可笑!”
周圍的章京們跟著哈哈大笑起來,連連出言贊同。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手游|
江永县|
贵州省|
六枝特区|
务川|
府谷县|
潞西市|
曲阜市|
望都县|
娱乐|
西安市|
四川省|
霍邱县|
枣庄市|
健康|
泾源县|
扎囊县|
尚志市|
蓝山县|
龙陵县|
尤溪县|
楚雄市|
吴忠市|
花垣县|
历史|
马山县|
湖口县|
庄河市|
尖扎县|
中江县|
乾安县|
万源市|
阿克陶县|
漳州市|
朝阳市|
呼图壁县|
东阿县|
师宗县|
临邑县|
乌鲁木齐市|
永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