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夜間行路,除了地圖,需要借助指南針。雖然早在戰國時期就有了司南,但是司南笨重,攜帶不便,且指引方向的精度不夠。 真正意義上的磁針式指南針到了唐朝才被發明出來,但是劉協有小字典,所以劉協讓指南針整整提前了五百六十年就出現了。 而現在的漢軍,每一個將領都有一個袖珍小巧的針式指南針,馬超手中就有一個。 它只有四指寬大小,剛好可以握在手心里,是一個圓形的小木匣,打開以后,能看到里面有一個小指針,四周寫有東南西北四字,并有刻度。 夜行之中,馬超拿出這個小玩意,借助火把的光亮辨別方向。 楊圓驚呼:“孟起哥哥,你拿的這個是不是就是傳說中的微型司南啊?” 馬超笑曰:“這個叫指南針。” 說罷,將指南針遞給她,楊圓擺弄著手里小巧玲瓏的指南針,愛不釋手,也贊不絕口。 馬超曰:“你要是喜歡的話,等回去以后,我想辦法給你也弄一個,但是現在咱們三個人只有這一個,夜行認路都要靠它呢。” 楊圓高興的點頭,將指南針還給了馬超,并說道:“我聽聞,咱們大漢將領,人手一個這個。” 馬超曰:“是的,本來可以做更多的,但是考慮到工藝保密,所以朝廷只制造了很少,專門提供將領使用。” 楊圓咂舌:“啊?那我不要了,孟起哥哥,既然是緊俏物資,你要是給我也弄一個,肯定會被治罪的,我可不想連累你。” 馬超笑了笑說:“你要是能成為我漢軍謀士的話,不就可以名正言順的也有一個這東西了嗎?” “嘻嘻,那倒也是,不過我能行嗎?” “你能行的,肯定能行。” 馬超又向楊圓和龐德介紹如何使用指南針,教會了以后說:“因為我們要夜行,但是考慮到睡眠,所以我們三個人就在馬上輪流睡覺,其中兩個人可以在馬上小憩,或打盹。另一個人牽馬前行,你們意下如何?” 二人都表示愿意如此,馬超問:“現在是暮春,到子夜還有三個時辰,我們三個人也正好每人值班一個時辰,值班夜行者,拿地圖火把和指南針行走。那么誰先來?” 龐德曰:“末將先來。” 馬超便將工具交給他,并將他和楊圓二人坐騎的韁繩也一并交給他。再用繩子將身子固定在馬上,這便開始了夜行。 龐德在前面牽馬緩行,馬超和楊圓雙騎在后,各自趴在馬背上,面對面并駕而行。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