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劉協便命軍隊就在廬江城中駐扎。 這廬江郡治本來在江北,孫策為了便于管理,將郡治南遷,并將江北大批廬江郡轄內居民驅趕過江,來此定居,所以這一帶并不安定,人員流動也很大。 當得知朝廷要征繳這里的時候,很多百姓都逃難走了,有的去了荊州,有的則又返回到了江北。 所以廬江城內人口并不多。 看著滿目凄涼的小城,劉協一陣感慨:“這孫策是真的在瞎搞!” 諸葛亮曰:“因為他需要大量的人口,所以才將人都趕了過來。也的確是在胡鬧啊。” 劉協曰:“也不知道廬江城原址是否還在,等戰爭結束之后,一定要在原址上召回流離的百姓,重建家園。軍師,廬江一戰,朕要給你記一功。” 諸葛亮大喜曰:“多謝陛下,微臣還有一事懇求。” “你有何事?” 諸葛亮曰:“臣想渡江前往赤壁,助文遠一臂之力。” 原史中,赤壁在湖北,距離廬江很遠,赤壁也因赤壁之戰而成名。 但是現史中卻發生了變化,由于劉協的戰略部署,這是漢吳之戰的交戰界線大為緊縮,東吳的勢力范圍已經明顯不能到達原史中赤壁的所在地。 現在的東吳,它的西面界線已經被漢軍收縮到了廬江。而在建業隔江而忘的江北也被稱作為赤壁,諸葛亮索要去的赤壁就是此地,以及聚集了張遼大批的戰船,時刻準備著渡江。 同時張遼兵分兩路,一路出東海,沿海岸線南下,在建業東某地登陸,正在從東面往建業殺來。 而建業對面的赤壁只是張遼軍的一部分而已。 張遼軍只有陳宮和郭嘉兩個軍師,其中陳宮又隨水師從海上登陸,所以在江北對面的張遼軍中,只有郭嘉相輔。 而此刻諸葛亮要去江北,明顯是對郭嘉不放心。 劉協沉吟片刻說:“軍師要去赤壁也行,不過一路上一定要小心謹慎才是。” 諸葛亮笑曰:“放心吧陛下,微臣定能安全抵達江北的。” 行程匆忙,諸葛亮只帶了黃忠一人,一百步兵,在廬江渡口坐船去了江北,連黃月英都沒帶上。 劉協對黃月英說:“你夫妻二人為了我漢室,真的是鞠躬盡瘁啊。” 黃月英曰:“值此亂世,建功立業,也不妄此生。”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