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老仆將外面看到的這些事情低聲告訴了梅府老太爺,老人一手端著茶盞,聽得有些出神。 梅憐花端坐在老人身旁,素手調茶,面上平靜,心里面震動卻是最大,她從未想過自己那位刻板守禮的三叔父,會做出這等事情。 這幾乎是要和整個宛陵城的大半世家宣戰一般。 雖然從明面上看,梅忘笙不過斬掉了幾個晚輩的發髻,斥責了一句,辱沒的不過自只有那十幾人的臉面。 可是那些人幾乎全部都出身于世家大族之中,代代皆有人入朝為官,也有享譽一方的名士,數百年來,彼此姻親,聯結成了一只巨大的蛛網,將整個宛陵城的各行各業全部籠罩其中。 梅憐花幾乎能夠感覺到風雨欲來的壓迫感覺。 看向旁邊的老人,卻發現后者神色卻依舊平靜,古井無波。 梅忘笙緩步走入了自己的院落中,這院子雖小,可是青石亭臺,流水竹林應有盡有,亭臺之下,可為曲水流觴,青石旁,是一片挺秀竹林,青石上,是三百年前古琴。 音色清越,仿佛金玉之音。 這幾乎是江南名士所渴求的極美極善之地。 十八年前他剛剛回了家族,出城的時候是一身白衣,回來時候仍舊白衣,院子很整潔,他卻不喜,一劍斬裂了地面,老太爺體諒他,親自請人為他尋來了竹中最上品的黃金間碧玉。 他要養鶴,就有一點朱砂上碧霄的青云仙鶴,要彈琴,就是三百年前的名器,當時候家族遇到些波折,并不寬裕,他要的東西卻無一不是最好,引得各房的妻妾暗地里中傷。 可是十八年過去,那些看他不過眼的各房妻妾還在中傷其他人,而他卻仍舊是獨受老太爺寵溺的梅三先生。 這段時間,老太爺偶爾問他可曾愿意重新出仕,卻只是被他含糊過去,而每每發問后的第二日,便會遣人送來各地奇珍,老人對他幾乎已經是縱容的態度。 已經一十八年之久了。 一十八年。 梅忘笙默念了兩聲,抬眸看向自己沉醉了許久的院落,右手抬起,輕輕搭在了劍柄上,曼聲低吟: “十八年春秋,大都一夢黃粱熟……” 這一日,梅府里有劍光沖天而起。 城中有人閑談說是梅家那撫琴養鶴,閑散了一十八年的梅三先生不知又是發了哪一門的瘋,玩了一次焚琴煮鶴的敗家事情,只是后來聽說那位年已古稀的老太爺親自出了門,一直到日落才回來。 再來,致仕在家已經十八年的梅三先生身上,便多了一件淺緋色的武官官服。 PS:今日第二更奉上…………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