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三選一?”謝清風心道思索,想到自己最厲害的就是味覺能力,回答道:“我選味覺吧。” “選好了就過去吧。” 瘦個子考官伸手示意謝清風去第一個操作臺準備,接著說到:“我現在給你講一下考核的要求規定,考臺上有食鹽、綿白糖、白醋、水。我需要你用大桶里面的高湯,用紙杯調出一份甜味,和一份鹽味恰到好處的高湯,要求是不能去用鼻子聞,也不能用嘴巴去嘗。” “考官你好,是只能通過眼睛和手,去判斷其中的調料嗎?”謝清風問道。 “對,沒錯。”瘦個子考官點頭,“我們這次比賽對參賽人員身份沒限制,考核的要求也不高,但是需要真正做過菜的人,如果連基本的調料分辨都不能做到,那并不能符合我們的要求,比賽可不是廚藝培訓班,這一點,我希望你能明白。” “好的,我明白了,我現在可以開始了嗎?”謝清風問道。 “你只有1分鐘的時間,開始吧。”瘦個子考官拿起桌上的秒表,說完話的同時就按了下去。 一分鐘時間調出兩份高湯,這看起來似乎非常容易,而對于經常做菜的人來說,這也確實非常的容易。 可如果是一個臨時湊數的選手,估計就會在這里遭殃了。 綿白糖雖然也是白糖,可它和白砂糖與細砂糖都不同,這是一種被打成粉狀的白糖,光從顏色上看去,和食鹽基本沒什么區別。 唯一的區別就在于重量,綿紗糖中的水分含量很高,且本身的密度低于食鹽。 經常做菜的人觸摸調料比較多,調味匙只要插進調料中,就能準確分辨出食鹽的厚重,與輕飄飄的棉白糖完全不是一個手感。 而很少做菜的那些人,沒有這個日積月累的經驗,根本就無法分辨出兩者的不同。 電視劇和笑話中,把白糖當做食鹽放,或者食鹽當做白糖用的事情,并不是夸張的描述,而是真實的事情。 你隨便到街上找一個不做菜的人,90%的人分便不出打碎的棉白糖和食鹽。 剩下的清水和白醋,那就純粹考驗鼻子的靈敏程度,隔著一臂的距離準確分辨兩者,已經是最低程度的要求。 你如果身為一個廚師,鼻子差到每次炒菜,都需要把臉湊到鍋里去。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