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比賽進入到最后的高潮階段,導播把直播的鏡頭,基本都轉給了三位美食評審,直播他們對選手送上的菜肴,進行品嘗和精彩的點評。 女主持人對于選手的采訪,由于直播鏡頭時長有點不夠用,只能夠暫時錄著保存起來,等選手推著餐車進入夢想之門時,再用來當做中間過度的插播。 至于沒有來得及出菜,又錄下來了的選手采訪,那就只能被無情淘汰,連臉露臉的機會都沒有。 比賽進行到現在的大后程,縱觀全場寥寥剩下的30幾名選手,從直播噱頭、外在形象、制作美食的場面綜合評價,最具采訪價值的就屬謝清風。 要不是賽事采訪的隨機順序,采用了從前往后的推進方式,估計一身特立獨行的迷彩軍裝,烹調場面熱火朝天的謝清風,早就得到了女主持人的“恩寵”。 雖說現在采訪的畫面不能直播,只能用于接下來的插播,但是早就盯上謝清風的女主持人,通過正在平和調湯味的謝清風,所表現出來的緊湊,而不慌亂的神態。 再加上自己的主持眼光,隱隱中有種強烈的感覺,這個選手很有實力,肯定能及時完成比賽菜品。 在這種個人的經驗判斷下,即便現在只剩下最后四個名額,女主持人也并沒有放棄采訪的想法,直接從84號選手,跨到了謝清風所在的操作臺前。 “你好,我們是節目采訪組,你方便拿出兩分鐘來做一個小采訪嗎?”現在比賽的節奏已經很緊迫,四個名額30多個人在搶,女主持人考慮更多的點,在于選手是否自愿接受采訪。 原因在于每時每刻,陸陸續續都會有選手進入夢想之門,哪怕采訪只耽誤選手一分鐘時間,都會決定選手夢想的成敗。 雖說按照簽訂的比賽合同,節目組有一切時間的采訪權,可是導致選手晉級失敗的這個大黑鍋,他們依舊背不起。 在這個訊息傳媒的大時代,估計除了國家機構的官方媒體,其他電視臺都挨不住網絡輿論,這些年來的傳媒公司和電視臺,向觀眾低頭發公告的事情比比皆是。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