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只有一張報紙,用千葉真昔布滿血絲的雙眼做了頭條圖片。 昨晚的千葉真昔,一夜未睡。 而一早,千葉真昔就接受了這家報紙的采訪。采訪中,千葉真昔經過一夜的深思熟慮,似乎已經從失利中走出。他信誓旦旦表示,他輸了,不代表東洋文化也輸了。東洋這些年的飛速發展,已經證明東洋文化的先進性。他感謝王庸幫助他認識到了他的不足,他會繼續努力,將東洋文化推廣向全世界,讓世界都認識到東洋文化。 王庸看著這篇報道,搖頭一笑:“真是煞費苦心啊,即便落敗,仍舊要挺直身體,捍衛自己民族文化的尊嚴。從同行的角度,我尊重你;但是從對手的角度,我卻不得不擊垮你。壓倒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似乎已經來了呢!” 王庸說著,看向了一行急匆匆奔向他的記者。 得知王庸即將離開東洋,各大媒體的記者立馬出動,準備來對王庸做最后一次采訪。 “王老師,你真的要離開東洋了嗎?” “王老師,以后還會來東洋嗎?” “王老師,離別時刻,您有什么話對東洋人民說的嗎?” “您戰勝了千葉真昔,從獲勝方的角度,你覺得東洋文化到底有沒有缺點?或者說你的勝利僅僅是運氣?當然,我不是質疑你救人的勇氣,我只是從論學結果的角度看。畢竟不是每次論學都有突發事件發生的。” 眾多記者,長槍短炮,都送到王庸面前。 王庸靜靜看著這些記者,然后目光停留在了最后一個發問的記者身上。 “你問我東洋文化有沒有缺點,我想說:你把論學失利的原因歸結為運氣,就是你們東洋文化的最大缺點。如果可以,你現在就給千葉真昔打電話,我愿意再跟他來一次論學。看看到底我的獲勝是不是運氣。”王庸淡淡道。 一干記者面面相覷,沒想到王庸的回答如此強硬。 再安排一場比賽,他們可沒資格。況且千葉真昔年事已高,昨天論學消耗了他大量精力,再比賽,恐怕依舊輸多贏少。 沒有一個記者作聲,全都裝作沒聽見。 王庸像是早就預料到了記者們的反應一樣,微笑不語。 半晌,終于有記者忍不住,打破了這個尷尬:“您可以從對手的角度評價一下東洋文化嗎?據我了解,東洋文化在你們華夏也有著眾多粉絲,你覺得是什么吸引了他們放棄華夏文化,而喜歡東洋文化的呢?” 這個問題也很尖銳。 提問的記者眼中閃動著狡黠神色,似乎在說:讓你給我們難堪,我就是在故意報復! 誰知,王庸卻像是早就在等待這個問題一樣,嘴角一翹,笑了起來。 “這可是你們要求的哦。” “啊?”東洋記者們一愣,不約而同升起一抹不安情緒。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