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您客氣了。”王庸微微拱手。 他是英朗的師父,跟英朗父親算是平輩,按照華夏禮儀卻是不能行鞠躬之禮。 “里面請。”英朗父親示意王庸入內。 一行人走入客廳。 踩在地毯上,可以感受到猶如云里霧里的綿軟感,地毯上的花紋細節清晰可見,可知這張地毯絕對價值不菲。 眾人依次落座,除了英朗父親之外,還有英家一眾成員。多是英朗的叔伯之輩,總計七個人。 只是這些人看向王庸的眼神可就沒有英朗父親這般尊重,而是帶著挑剔懷疑的神色。 在東洋,表面上人與人之間彬彬有禮,但是上司看待下屬、上層看待底層,眼神是決然不同的。東洋其實比華夏的秩序等級更為森嚴,以下克上是一種嚴重挑釁。像是公司高層訓斥基層員工如訓狗一般,經常可見。 英朗這些叔伯看王庸的眼神就是如此。 王庸心中明白,卻也只是心中哂笑一聲,并不想理睬。 “王老師,英朗的事情您也聽說了。其實我是不想讓英朗麻煩您的,畢竟這是我們英家的家事。但是對方出動了國家神道令,這就讓我有些無能為力了……”英朗父親開門見山道。 “國家神道令?”王庸詫異的重復一遍。 這種東西可是二戰時期東洋當局的遺留物啊!那時候國家神道社簽發的指令,就叫做國家神道令。許多神官受了國家神道社的號召,以神靈的名義動員人民參軍。 當時的東洋軍隊動不動就“玉碎”,就有著這樣的原因。東洋一首軍歌里就有“丈夫玉碎恥瓦全”的話,可見當時這些軍人的中毒之深。 而現在國家神道社已經被鏟除,怎么可能還簽發國家神道令下來呢? 似乎看出王庸疑問,英朗父親解釋:“起初我也不信,畢竟國家神道社都不存在了,國家神道令怎么可能還有。但是我托人打聽之后才知曉,原來這次的國家神道令是從皇室流出的,而且政府高層明明知道卻默不作聲,可見他們也是支持的。這背后的原因不禁讓人細思極恐,這也是我感到無能為力的原因所在。” “東洋皇室么?他們作為曾經的國家神道社的統領者,確實能夠簽發這種東西。只是如今今非昔比,皇室的權力早就被嚴重削弱,對于時政的影響力沒有那么大了。他們為什么要簽發這種東西呢?而且僅僅為了一個英朗?我不懂。” 英朗父親嘆口氣:“我也不懂,但是二戰時期東洋當局同樣有類似舉動。當時就曾以國家神道令的名義征用了一批年輕人,這些人無不是棟梁之才,當時宣稱這些人是神靈選定的氏子,要代替神靈行走人間,執行神靈的意圖。可后來,這些人再也沒有出現,哪怕陣亡的消息都沒傳來,好像完全從人間蒸發了一樣。我擔心英朗他也會遇見同類事情……” 英朗父親還沒說完,英朗一個叔叔忽然張口道:“大哥,你多慮了。現在是什么年代?怎么可能再發生無端讓一個成年人消失的事情?我看這件事是好事,只要英朗進入神社本廳,咱們英家就可以藉此在江戶站穩腳跟。琉球這種偏遠地方,總是比不得江戶那種國家中心的……” 其余幾個叔伯雖然沒說話,但也目光閃爍,可見或多或少對此持贊同態度。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