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方羽搖搖頭,如果不發生這件事,他還能全心全意對付遼軍,盡管今后的歷史又可能會改寫。但是如今,去他爺爺的,讓他自己擦屁股吧。 袁達說道:“大哥,事到如今,不如我們落草為寇,投奔李仙。” 李仙?方羽一愣,這個名字在頭腦中立刻盤旋開來。宋朝李仙,何許人也…… “大哥休要猶豫,前年西川大旱,官府賦斂急迫,逼得農民失業,以李仙為首的百余農民在渠州起義,如今聲勢浩大,不如我們投奔于他,以大哥和三妹的身手,必然有一席之地。” 不論是正史或者野史,對于李仙這個人,都未曾提及。唯一說過的,就是宋朝的起義軍頗多……等等!好像記得這么一句話,說是這個李仙領著農民起義,攻入蓬州,之后便沒有下文,想必定是讓宋軍鎮壓了。 “二弟,這個李仙目光短淺,成不了氣候,攻入蓬州后洋洋得意,將于不久后被殺。” 袁達疑惑的問道:“大哥如何知曉?” “歷史上這么說的。” 袁達更為驚奇:“這還未發生之事,如何成了歷史?” 方羽笑了笑,看了看樹林外面,袁達立刻會意,跑出去看個究竟。 方羽苦笑道:“哎喲尼瑪,我說是穿越過來的行嗎?老子不但知道趙光義死于997年,而且知道宋朝最后一位皇帝叫趙昺,1279年3月19日,左丞相陸秀夫遂背時年8歲的趙昺在崖山跳海而死,南宋在崖山的十萬軍民也相繼投海殉國,宋王朝覆亡。” 語嫣莞爾一笑:“老公,你要是這么說,他信么?” 突然,樹林外傳來了袁達的喊叫聲。這聲音,迫切而又匆忙,緊張而又慌亂:“大哥,追兵來了!” 方羽“噌”的從地上跳了起來:“來了多少?” 袁達一邊跑,一邊說:“夜太黑,看不清楚,聽聲音,少說也有千余人。” 這是要圍剿的姿態啊。縱然幾人都是高手,但畢竟也是人啊,千余人,不被殺死,還不得累死? 就在方羽躊躇間,只聽袁達道:“大哥休要猶豫,這回聽我的。” “二弟有何良策?” 只見袁達將馬車上大哥和三妹的包袱交于三妹,然后跳上馬車,道:“大哥,你往北走,我往東走,我們在長安醉仙樓會合,再商大事。” “二弟……” 方羽正想說什么,卻見袁達將兩匹馬從馬車上解了下來,將其中一匹馬牽到方羽的面前。 “大哥,今生能遇見大哥三妹,是我袁達的榮幸。倘若能躲過此劫,定然再與大哥把酒言歡!” 說著,他一躍上馬,道聲“珍重”,揚鞭而起,絕塵而去。身后,傳來了宋軍的狂叫聲。 只聽有人大喝一聲:“好像只有一人,其他人定然還在樹林,一半人馬去追,另外一半人馬給我搜!” 特么的,這幫糊涂蛋如何變得這么聰明了?趁著夜幕的掩護,語嫣悄無聲息的斬殺了落單的宋軍士兵后,快速的向北逃去。 “他們逃了!” “放箭!” 頭領一聲令下,夜空,突然下起了箭雨……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