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這時候,正正畢恭畢敬的舉起了右手:“老師,我來作答。” 老師有些驚訝,她壓根就沒想讓這兩個孩子起來回答,原因很簡單,他們倆是今天剛來的,書本也是今天剛發的。但是,全班就只有他一個主動舉手,也罷,那就讓他試試吧。 只見正正將書本合上,熟練的背誦道:“草鋪橫野六七里,笛弄晚風三四聲。歸來飽飯黃昏后,不脫蓑衣臥月明。” 這是唐朝詩人呂巖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這首詩展示了一幅鮮活的牧童晚歸休憩圖,反映了牧童生活的恬靜與閑適。表達了詩人內心世界對遠離喧囂、安然自樂的生活狀態的向往。 翻譯過來就是,遼闊的草原像被鋪在地上一樣,四處都是草地。晚風中隱約傳來牧童斷斷續續悠揚的笛聲。牧童放牧歸來,在吃飽晚飯后的晚霞時分。他連蓑衣都沒脫,就躺在草地上看天空中的圓月。 “我們為方正同學鼓掌!”老師的目光中滿滿的全是贊許。 而在數學課上,便是圓圓的“天下”了。 當數學老師問同學們,有位叔叔問茵茵幾歲了,她說:“如果從我三年后年齡的2倍中減去我三年前的年齡的2倍就等于我現在的年齡。”請問,茵茵今年幾歲了? “哪位同學能作答啊?” 他的話音剛落,圓圓便舉起了雙手:“老師,我能作答。” “哦?你這么快就知道了?那你上臺來吧。” “好的,老師。”圓圓毫不畏懼,拿著粉筆在黑板上“唰唰唰”的寫了起來。 設今年x歲 x2x32x3 x12 “相當好!”數學老師點頭贊許著,這個孩子聰明伶俐、思維敏捷,是個學習的好料。 這半天下來,老師們便在辦公室里議論開了。 “姚老師,聽說今天你們班剛來了兩個插班生,是吧?” 姚老師是個年約四十的優秀教師,任教十五年,一向以嚴格著稱,很少褒獎學生。此刻也忍不住笑了起來,夸贊道:“可不是嘛,張老師,這兩個學生啊,聰明的不得了,你看看他倆做的作業,字跡工整,思路清晰,表述準確,是兩塊難能可貴的好苗子。” 姚老師這么的夸獎,那可是有生以來的頭一遭啊。這個時候,數學老師進來了,一進來便大呼一聲:“乖乖,不得了!” “怎么啦?” “圓圓這個小女孩不得了!我剛特意給她出了一道六年級最難的題目,沒想到,三分鐘后她竟然解答了出來。不得了!不得了啊!” “是嗎?”張老師驚訝的張大了嘴巴,臉上寫滿了羨慕,“我怎么就遇不到這樣的學生呢?” 姚老師笑著說道:“我已經看出來了。不知道你們看出來了嗎?在文采方面,方正同學略勝一籌,在才思敏捷方面,方圓同學更勝一籌。各有各的優點,各有各的特點。” 這個時候,有一位老師匆匆的跑了進來:“你們快出來看看。” 姚老師追出來一看,正值中午時分,幾乎所有的同學們都聚集在操場上。這是怎么了?難道有同學在打架? 姚老師追到操場上,撥開人群,卻見方正和方圓兄妹倆閃轉騰挪、上下翻飛,一招一式間,引來陣陣的喝彩。 原來,這是到了中午練功的時間。 “哥哥,我有些累了,我們喝水去。” “妹妹,我們一起去。” “好。” 兄妹倆手拉著手,撥開人群,見到姚老師,急忙站定,恭恭敬敬的作了一揖:“學生拜見老師。” “啊?不必客氣!不必客氣!”姚老師笑了,這兩個孩子,真是可愛的不得了。她趕緊將兩個孩子拉起來,“走,上老師那,我那里有奶茶,給你們每人泡一杯。” 快接近放學了,姚老師進來布置家庭作業的時候,說道:“同學們,明天我們要進行語數英的單元測驗,這次測驗,將關系到班干部的調整,往同學們認真對待。”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