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黃一天從團委出來后,眼看離下班還有點時間,順道去了一趟縣臺辦找好兄弟張志和,自從他升官提拔為縣臺辦一把手后,自己還沒顧得上請他喝頓酒慶賀一番,難得今天有空他準備找個時間請張志和喝酒去。 酒文化在咱們國家一向是源遠流長。 東晉王羲之引水流觴飲酒賦詩,唐代李太白桃李園宴弟飲酒行令皆被傳為文壇美談;宋太祖趙匡胤杯酒釋兵權,三國時劉備三兄弟桃園飲酒三結義等歷史著名事件皆離不開以酒為媒。 現代官場則流行“領導干部不喝酒,一個朋友也沒有;中層干部不喝酒,一點信息也沒有;基層干部不喝酒,一點希望也沒有;紀檢干部不喝酒,一點線索也沒有。” 話糙理不糙。 自古以來酒場和名利場密不可分,所謂“酒品如人品,酒風是作風,酒量是膽量,酒德是品德”的觀念從某種角度來說早已成為很多人心里默認的規則,很多領導從喝酒中考察下屬應不是什么秘密,一個下屬如果連喝酒都不會,誰還敢用。 當黃一天走進熟悉的辦公室,張志和臉上的表情無比驚喜,他第一反應沖著黃一天迎頭問道:“嘿!今兒哪陣風把你給吹來了?這可真是太陽從西邊出來了,上班時間咱們黃書記居然有空來看我?” 黃一天沖張志和笑笑,一屁股在他面前椅子上坐下來先四處打量一番后才把眼神轉過來看向張志和,口中嘖嘖道: “張哥真是牢記黨的艱苦樸素作風,這辦公室半點沒變呢,你這新官上任,怎么著也得讓底下人置辦點新東西表示一下?新官上任三把火,這個擺設和配置也要改變一下,不能為了做官什么都不敢做,那就不是紀委出來的干部。” “那不行,真因為是紀委出來的干部,更要注意。”張志和連忙否決。 瞧著張志和神速一本正經表情否決自己的建議,黃一天不由奇怪,問他:“為什么不行?難道紀委出來的干部就不食人間煙火?” 張志和一臉神秘沖他笑:“老弟你是故意當著我的面裝傻充愣是不是?” 黃一天愈加奇怪:“我沒有啊,我在你這邊還需要裝瘋賣傻?我真不知道什么原因。” “你就別裝了!” 張志和一副老子早已看穿你心思的眼神看向黃一天,突然身體前傾壓低聲音對黃一天說:“老弟你懂風水的事情怎么以前從沒跟哥說呢?我之前悄悄請了風水大師來看過了,大師說你這辦公室的風水布置的那叫一個絕妙。 還說只要是在這辦公室里呆的領導只要不糊來,步步高升分分鐘的事,我說你小子怎么就能官員亨通呢?敢情秘密全在這呢。”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