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人才難得-《大魏王侯》
第(1/3)頁
策問是如何富國強兵,這也是個老題目了,大魏考經義的是小題,主要是看學子對孔孟之道的掌握程度,講的是背誦和在框架里的發揮。
策問無非就是問富國強兵之策,左相韓鐘,就是在策問時對“三冗”之策,策論一出,天下騷然,人都說是百年不遇奇才,后來韓鐘一直留在京師,由七品侍御史做起,后為翰林編修,再為吏部郎中,翰林學士,再為兵部侍郎,兵部尚書,再轉禮部尚書兼參知政事,后為中書省中書令,是為左相。
一道策論,扶搖而上,這也是很多讀書人的畢生夢想,所以平時除了在小題上下功夫外,最多的文章就是各種策論。
但策論做多了,仍然是流于形式,而且多半揣摩朝政,感覺朝廷走向,然后借題發揮。
因為考試時儒生們多半如此答題,所以想在策論中尋得治國之道,也是幾近無有可能的事情了。
至于律令,能答的人真的不多,除非是一直有心為吏,并且經常翻閱格律的人,除此之外,懂得律令,并且能模擬案例進行處斷的人才,估計也是不多。
算學在大魏也算是正經學問了,有賴于太祖將明算科納入科舉考試之內,算學一樣有進士,并且多半在轉運使衙門和戶部,工部,還有地方州縣任司曹參軍,司戶參軍,司帳,孔目官中的帳務官,倉儲官等等。
這也是實際人才的需要,所以民間學算術的也是很多,就算考不中進士,民間的商業發達,需要算術高明的人才量也是極大,最少能混碗飯吃,不至于如經義儒生那樣,考不中秀才舉人進士,就只能浪擲一生。
徐子先坐在北堂屏風之內,有人寫完卷子李儀等人就拿來給他看。
算學卷子其實包含算帳之法,現在主要是用的龍門帳法,算學方面,主要是從《算學啟蒙》和《測圓海鏡》和《益古深段》這幾本書中來。
以徐子先的數學水平來說,看這些書和看懂也不算困難,大魏的算學啟蒙算是基本知識入門,測圓海鏡主要是幾何方面,益古深段,則是以方程式為主。
以數學的發展來說,還有從色目商人帶來的海外數學知識來說,大魏的算學發展算是相當不錯,主要也是因為海貿與工商發達,需要大量的算學人才的原故。
算學卷子,徐子先看了幾張就交給孔和,是否合格,由孔和去判斷。
策論卷子,多半空泛而談,徐子先關注的是邏輯是否自洽,要是滿嘴胡說八道,只顧文章華美,毫無邏輯能力,那文章寫的再好也是無用。
他看了十余張卷子,都感覺乏善可陳……這卻是難怪,要知道有意上進的儒生們多半還是會繼續考試,走純粹的正途出身的路子,侯府薦舉,將來提起履歷來時會被人感覺是走了捷徑,真正的才智之士,對自己有自信的生員,多半不會來侯府應試。
徐子先也不指望用這樣的手段能弄到多么高明的人才,但希望近期之內能有人才可用,但觀卷漸多,多半令他失望。
只有一張署名陳道堅的卷子令徐子先感覺驚喜,敘事條理分明,字跡華麗,還不是有意為之的華麗,而是信手施為,說明平素練字打下的底子異常牢固,這樣的人一般也是極為聰明和自律。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冀州市|
晋州市|
北流市|
涿州市|
聊城市|
宁波市|
泽库县|
武宁县|
伊吾县|
安福县|
马龙县|
寻甸|
宁武县|
永城市|
太白县|
时尚|
阆中市|
保德县|
吴桥县|
沁水县|
高阳县|
香港
|
宾川县|
乌拉特前旗|
四会市|
日土县|
丰宁|
彝良县|
榕江县|
镇远县|
从化市|
江达县|
微山县|
化州市|
红安县|
建瓯市|
大安市|
濉溪县|
上饶县|
山西省|
广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