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軍訓(xùn)教官-《大魏王侯》
第(1/3)頁
徐子先穿著短袍,衣袍已經(jīng)被汗水洇濕,但他卻毫不在意,站在二門階上,對著庭院里的幾十個少年們背手而立。
徐子先經(jīng)過幾個月的打熬身體,侯府再怎么不寬裕,吃的卻并不差,加上有藥材擦身,不怕身上青腫,所以短短時間,抵的過尋常人家一兩年的苦練。
現(xiàn)在的他身體肌肉盤結(jié),站立之時猶如蒼松般筆直,令人見而心儀。
對幾十個少年來說,世子就相當(dāng)?shù)目蓯毫恕?
秦典尉每天教他們拉弓練力氣,練習(xí)箭術(shù),練刀牌,長矟,練三五人的小隊配合,如何兩人擋,一人刺,或是刀牌在前,長矟在后,弓手在側(cè)。
如何用十余人抵擋兩倍或三倍的敵人,如何分左中右三哨,如何再分前后左中右五哨。怎么擺陣,怎么拉開,何時攻,何時守,攻時如何保持隊列,如何首尾相顧。
這些東西,其實都是很高深的學(xué)問,軍中武學(xué)可沒有太多花哨。
據(jù)說大魏文宗年間文官喜歡干涉軍伍之事,經(jīng)常以各種不實用的陣圖發(fā)下,后來武將大為抗議,擺陣之事,要根據(jù)敵我雙方的人數(shù),步騎兵的對比,騎兵的人數(shù),還有地形地理,軍伍士氣,后勤供給。
豈能不分一切,只純粹以下發(fā)的陣圖來對敵?
后來武將還是爭得了戰(zhàn)場的臨機(jī)決斷權(quán),不過原本的高層次的戰(zhàn)略指揮權(quán)卻是被文官逐漸拿了去,各路安撫使均是文官,后來制置使和招討使亦是文官,只有都統(tǒng)制以下,副都統(tǒng)制,軍指揮,營統(tǒng)制,各軍州寨防御使等等,俱是武臣。
本朝原本是文武并重,從太祖年間再三宣諭,文武不分高下,文官可任武職,武官亦可任文職。
到文宗之后,格局一變,以文制武漸成傳統(tǒng)。
秦東陽教給少年們的東西,俱是最典型的軍中戰(zhàn)陣之法。
實用,干練,小組配合,小隊配合,各哨配合等等,再上來就是各都排位,各營排陣,各軍之間的陣列,然后是整個廂的排陣,其中還要顧及傳令,左右翼配合,步兵和騎兵的配合,近戰(zhàn)與遠(yuǎn)程的配合等等。
秦東陽本人現(xiàn)在對營以上的陣列只是在兵書上學(xué)得,真的要排列營以上的陣列,亦是不太熟練,好在眼前只有幾十個少年,隊哨之間的配合演練,秦東陽教導(dǎo)起來并不算困難。
除了秦東陽之外,練兵的很多細(xì)則,就是徐子先的規(guī)定,少年們最痛恨的就是世子帶給他們的種種規(guī)矩。
比如說話對答要立正姿態(tài),仰面看人,口中答話聲音要洪亮,兩手要貼在腿線上,腰背挺直,不能躬腰塌背。
再者就是早晨起身,晚上睡覺,都有一定的時辰,過了時辰不睡,罰起來跑圈,早晨起不來,直接一盆冷水淋在頭上,自己還得想辦法曬衣服,曬被子。
吃飯也是在規(guī)定時間內(nèi)完成,然后就是站軍姿隊列,立正站,跨步站,便步走,正步走,來回的對齊隊列,要把隊站的如刀切過后般的光滑,世子才會滿意。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临沧市|
万州区|
浙江省|
福安市|
仁布县|
新干县|
五指山市|
札达县|
万安县|
江油市|
乐山市|
九江市|
桦川县|
喜德县|
河东区|
四子王旗|
睢宁县|
涟水县|
海伦市|
镇赉县|
浦东新区|
漯河市|
冀州市|
岚皋县|
利辛县|
北安市|
贵南县|
准格尔旗|
翁牛特旗|
合江县|
望谟县|
高青县|
乐安县|
佛冈县|
个旧市|
凌源市|
开远市|
平乡县|
仙桃市|
秦安县|
绥芬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