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 軍營-《大魏王侯》
第(3/3)頁
陳正志笑道:“明達的能耐我算看到了,父親不必多說,我想留在這里一段時間,和明達好好學學。”
“好,好的很。”陳篤敬對兒子的表現相當滿意,陳正志年齡比徐子選還大幾歲,而且已經有校書郎的官階,但并不擺架子,也不嫌這里偏辟,沒有紈绔子弟的虛驕之氣,這令得他相當滿意。
徐子先道:“叔父,要不要我們進別院去談?”
“我聽說吳博士在東邊建了個明堂,已經完工了吧?如果有可能,我想去拜會吳博士,當面向他請教。”
“吳先生一般不見外客。”徐子先想了想,說道:“不過叔父來的正是時候,吳先生這陣子已經不再授課,空閑時間多起來了。”
“哦,我知道了。”陳篤敬意味深長的道:“是準備動身上京了吧?”
“是的,十天之內就出發。”
“好,這件事你有信給我,我正好要和你詳談……”
吳時中已經得了正式的任命,身為侯府的賓客,他即將坐海船北上遠赴京師。
從福州港出發,抵京師可能需要一個月左右的時間,十月出發,十一月抵京是最好的時間,祭典在年底舉行,遲到或不到都是大不敬的罪名,所以各家侯府都會在這個時候出發。
本朝親王,國公,國侯,只在京師,江陵,福州三地,民侯則各路州府都有,數量卻相對宗室貴族來說相當有限,在這個時候,可能全國二十多路到處都有官員奉命北上,在凜洌的冬日抵達大魏京師,對太祖皇帝的靈位所在的太廟獻祭。
這是一種順從和馴服的表現,和春秋時諸侯包茅封土一樣的儀式就是確立了大魏中樞的權威,沒有任何別的用意。
同時也是削弱各處貴族財力,充足中樞,每個侯國要進奉黃金百兩,這可是不小的負擔。
自文宗時大魏國力充裕,一年幾萬兩黃金的進獻也變得可有可無,文宗和仁宗兩代君皇都是圣君,馭下以寬仁為主,各家公侯則貧富不均,開始以銅替金,文宗和仁宗都不計較,這就成了一種默認的潛規則流傳到了現在。
在往明堂的路上,徐子先一邊換衣袍,一邊把自己對進奉酌金的擔憂告訴了陳篤敬。
“官家要是這么做,恐怕會使天下動蕩?”陳篤敬有些懷疑的道:“這樣做雖然能除掉幾百家公侯和民侯,天子能有什么好處?”
“很簡單的事。”徐子先道:“確立權威,一則以示不測天威,二來去除大量的公侯使地方離心之力變弱。有識之士應該能感覺得到,大魏在北方和西北連續多次戰敗,損失極重。那可都是北邊重鎮的禁軍,直屬京師樞密院也就是天子的力量。財賦吃緊,禁軍損失重大,天子怎么會不考慮地方離心離德?何況這位圣上原本就極為猜忌……”
第(3/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巧家县|
江都市|
江源县|
惠水县|
大渡口区|
宜城市|
汉沽区|
勐海县|
新民市|
芜湖市|
清徐县|
克什克腾旗|
宁强县|
吉首市|
夏津县|
勐海县|
德庆县|
舟山市|
芜湖县|
西乌|
大冶市|
香港
|
江城|
扶余县|
秀山|
富平县|
筠连县|
永新县|
石嘴山市|
衡山县|
乌拉特中旗|
平利县|
临泉县|
剑川县|
新营市|
景东|
五常市|
长岛县|
类乌齐县|
广灵县|
鄱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