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二百零七章 新卒-《大魏王侯》


    第(1/3)頁

    林大笑笑沒出聲,武卒們也是人,是人就有思想。此前他們都是普通的農夫,工人,伙計,對未來的期許就是能吃飽飯,冬天有暖和衣袍穿,再能娶妻生子就更完美了。現在的他們已經走上了另外一條道路,每個月有優厚的餉錢領,有裁剪得體,暖和厚實的軍袍可穿,更要緊的是他們開始讀書識字,如林二者更有機會遠上四千里外的京師,途經江陵等處,長了見識,開了眼界,說是如此前那樣的希望就顯得格局太小了。

    看的多了,聽的多了,想的自然也是多了。

    時逢亂世,徐子先志向遠大,誰都看的出來,誰能說眾人不能跟著南安侯,廝殺出更大的一番天地出來?

    三十年前時倭寇余威猶在,海盜初興,齊王就率部蕩平倭寇,剿滅海盜,還福建路一個清平世界。

    現在齊王有世襲罔替的王爵,富貴榮華自不待言,當年跟隨齊王的部下,現在多半也是朝廷的中下層的武官,從一寨指揮到營統制,軍都統制,副統制,虞侯,或是某處的防御副使,宣撫副使,雖然多半是廂軍體系,但鎮守各軍州,各寨,身為武官,當然收入不菲,地位也并不低,以林大兄弟此前農夫黔首的身份,這些事當然想都不敢想,現在他們當然敢于想象更多,也期盼能得到更多。

    “看,新武卒招募開始了。”

    林大林二一起站起身來,向著酒館外看過去。

    大隊的人群從四處八方趕過來,有在鎮東頭居住的流民中的壯年男子,也有遠在建州趕過來的漢子,武卒標準要求是年過十八,上不超過三十五歲,所以走過來的多半都是在二十來歲到三十左右的壯實漢子。

    身高的標準在上一次是五尺三寸,也就是要求身高在一米六五以上,按大魏禁軍的標準其實是放寬了。

    魏軍材勇,也就是禁軍,標準身高需要到五尺五寸,也就是一米七二以上,禁軍多半在北方或江淮招募,身高一米七二并不算太困難,如果連這個身高也沒有,說明小時候和青少年時代獲得的營養太少,力氣多半不夠。

    矮個子里肯定也有大力士,但從幾率上來說,不如高個子的幾率來的大些。

    到武宗年間,國家南有倭人為亂,北方也有北虜迭次侵襲,武宗主導了多次對北方的大規模的戰事,招募禁軍的標準略有放寬,但最低標準還是在五尺三寸,后來到文宗年間,戰事規模減少,禁軍標準又恢復到了五尺五寸。

    低于五尺三寸的也能當兵,但只能為廂軍和補充兵,在太祖開國年間,初入營伍低于五尺三寸的不發給軍餉,只發軍袍武器和負責膳食,這已經算是善政,是給窮苦無衣食的貧民一個吃飽飯的機會,倒并不指望這些矮瘦的漢子能充當戰陣的主力。

    在仁宗,宣宗年間,國家強盛,財力充足,禁軍餉源充足,待遇豐厚,不僅材勇的標準堅持在五尺五寸之上,對射士的標準,更是提到了驚人的六尺以上。

    也就是說,每個持神臂弓的大魏弩手,身高都得在一米八以上。

    這是相當驚人的記錄,徐子先在此之前看國朝史錄時根本不敢相信,百萬禁軍,最少十幾萬弩手,全部是一米八的高壯漢子?就算在后世時,營養充足的前提下,軍隊的平均身高也只有一米七幾,有一些窮國小國,軍隊中的戰士身高低的嚇人,一米五幾的軍人都有很多,魏軍算是走在了時代前列。

    后來徐子先才知道,弩手不光是神臂弩要求腰力和臂力驚人,蹶張弩更是需要身長力大,所以禁軍對弩手的標準提高,一則是建立在國力上,二來也是確有所需。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东辽县| 榆中县| 包头市| 昭平县| 抚州市| 江孜县| 开远市| 贺州市| 丰台区| 永修县| 贞丰县| 灵璧县| 抚顺县| 广饶县| 祁阳县| 阿坝| 吉水县| 白银市| 鄂伦春自治旗| 巩留县| 北流市| 延边| 长乐市| 通城县| 封丘县| 新源县| 策勒县| 安顺市| 稻城县| 文登市| 南平市| 辽宁省| 普兰县| 金川县| 林州市| 军事| 砚山县| 株洲县| 延吉市| 油尖旺区| 岗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