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三百零六章 環島(今天兩更)-《大魏王侯》


    第(1/3)頁

    越過干渠,前方是大片的開辟好的田畝。

    這里種植棉花已經晚了,種水稻也是來不及育秧,所以這里是高粱和豆類為主,天時剛剛好。

    豆苗和高粱苗已經出的相當好了,這一大片田畝有過萬畝,一個百戶就是一百個家庭,這里也是十一百戶的全部田畝,每家百畝左右。

    有的家庭有好幾個壯勞力,其開墾的田畝就不止百畝,數量更多。

    黃來貴的父母就只開了三十畝,另外自家種了幾畝菜田。

    “我打算入秋后再開五十畝田。”背著弓箭的黃父突然對黃來貴道:“我知道老大你不想我們太辛苦,其實也不甚累。公中的騾馬牛都可以租用,一次有限的錢,咱家給的起。若是要買,其實也買的下來,我是看看能不能獨到幾頭大鹿,還有賣糧的錢能賣到多少貫錢。現在牛是六貫一牛,然則是母牛和小牛,若要健壯公牛,得要九貫到十貫,這價是比在福建路高的多,但船運過來不易,運來的牛馬總有不少死掉的,這價也就不是太貴。若能買兩匹馬,一頭牛,縱是幾十畝上百畝,也是累不著人。”

    黃來貴心思也是有些動了……這里真的是大有機會。

    明年父母若能開出數十畝棉田,一年最少能入帳好幾十貫,這已經是相當高的收益了。

    再加上幾十畝的豆田或稻田,由于沒有苛捐雜稅,收獲上來的糧食也能賣出不錯的價格,父母一年的收入也是可當的可觀。

    當然要有一大部份抵折掉,兩匹馬一頭牛一天就得吃半石料,甚至更多。說不定要雇傭個放牛娃每天放牛牧馬,另外還要抵還欠侯府的錢,落到手里的不會太多。

    但這種情況會在幾年后大為改變,一畝棉田,一季收獲,棉農最少純收入一貫錢,很多移民還會賒欠單腳踏機,紡棉織布還能賺十幾二十貫一年,再加上棉田收入……這在此前這些貧苦的流民或移民想都不敢想。

    在南安這樣的富裕地方,自家有田有織機的中產農戶,一年的收益也就是十幾貫錢,貧窮一些的,一年五六貫錢,最多七八貫錢。

    其實他們的收入可以更高一些,但沉重的賦稅使這些家庭的收入有一半以上甚至更多進了國庫。

    福建這種富裕地方,百姓好歹能還溫飽,并且有些儲蓄,西北,兩湖,云貴,這些地方的百姓,造反的也是越來越多了。

    想來想去,黃來貴對父親道:“阿爹隨自己的心思做吧,我只說一條,不要太勞累,若是頂不住,千萬別想著錢財浪費了,若是身體出了毛病,怕是要花更多的錢。而我兄弟二人俱有出息了,若是你們累出個好歹,叫我們還有什么好夸人的?”

    “黃兄這話說的極是。”李國柱大表贊同。

    黃父也按了下激動的心思,看看自己手掌,感覺身上的勁力,嘆了口氣,說道:“那便再開三十畝吧,牛要買,馬只買一匹,這樣我們照顧起來也不會太累。”

    說話間已經又走了數里路,這時東西方向又出現一條大道。

    李國柱道:“修這條路,用了百來十頭牛,幾百匹騾馬,加上兩千壯丁,二十二里,用碎石二十多萬斤,反復碾壓夯實,有透氣透水孔,最上層墊上炭渣,可是費了太多的心思在這路上。”

    “這叫環島官道。”黃父也對兒子解釋道:“從每個村莊出外,走過農田區和跨過渠流,大約都是十里左右,有這條官道,說是什么橢圓形狀,從南北到東西方向,正好是繞了一大圈。現在咱這里修成了二十二里,動員了十來個百戶的壯丁,用了一個月時間才修完……”

    “全部修完得三百三十里。”李國柱贊嘆道:“南安侯真是大手筆,令人敬佩。”

    這條官道其實就是在嘉南平原的東西南北,近丘陵和山地的純平原地帶劃了一個橢圓形,除了修好道路之外,就是在外圍建防御工程,大量的磚石造的小型軍事堡壘,加上木制的十幾米高的箭樓當哨探崗樓,雖然沒有辦法修成長墻來阻攔野獸和高山人,但就目前規劃的防御體系來說已經相當嚴密。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岗巴县| 灵丘县| 买车| 上虞市| 侯马市| 色达县| 高雄县| 界首市| 铜梁县| 嘉义县| 临海市| 耿马| 得荣县| 曲松县| 昌图县| 淮南市| 枣强县| 北川| 嘉鱼县| 仙桃市| 凤阳县| 巴彦县| 义乌市| 临猗县| 天津市| 肃宁县| 乐至县| 郓城县| 嘉定区| 昔阳县| 岐山县| 昌吉市| 冕宁县| 东丰县| 白玉县| 涿州市| 灵川县| 平山县| 鹤山市| 无极县| 黄浦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