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九章 團結和沖突-《大魏王侯》
第(1/3)頁
棉田已經開到十五萬畝左右,主要還是因為大牲口的數量足夠。
牛已經買到極致了,整個福建路的水車也不會過一萬頭,這年頭牛的數量稀少,珍貴,從官府禁殺健牛,不準吃牛肉的規定便是看的出來。
豬羊雞鴨,隨意食用,馬也可以,只是馬貴無人食用,騾子,毛驢,卻是有人養著專門殺肉吃的。
只有牛,不管是什么目的,殺了吃肉就是不行。
只有當牛老死或病死,才能剝皮殺肉,給想吃牛肉的人打打牙祭,這肉當然相當昂貴。
水滸傳里,到處是吃牛肉的記錄,這是有意為之,江湖豪杰,就是故意犯官府的禁令。現實生活中,反而是不存在的情形。
有很多牛,是福二,靈一,靈二等各艘修補好了的船只,到浙江,江陵一帶購買,路程遙遠,牛在海上不適應,下了船到島上死了好幾批,太不合算了。
好在是馬買的極多,六千多匹騾馬,雙馬或雙騾套好,一天深耕幾十畝地是很輕松的事情。
華夏在漢時土地遼闊,且水田少,旱作物多,所以馬耕還是主流,到了隋唐之后,稻田范圍大幅度擴大,牛耕就成了主流,馬耕已經接近被淘汰。
而歐洲,因為地廣人稀,土地人均占有率高,加上一直種植小麥和燕麥等旱地作物,所以始終以馬耕。
另外就是,華夏人口多,一旦王朝鼎定,天下太平,要不多久土地兼并就是會相當的嚴重,人均土地不足,養馬的消耗卻是比牛要大的多,雖然馬耕作的效率是牛的四倍,但是,哪有那么多地給馬去耕?
還有就是技術的革新和進步,重馬蹄鐵,新式鐵制軛挽使馬匹耕地獲得了更高的效率。
馬種的不同,也有相當大的原因。
歐洲馬不耐久馳,忍受力差,但在耕作上歐洲馬有很強的優勢,高大,沉重,爆力強,比起華夏以低矮,忍耐力強,可以長途奔襲,但沖擊力,爆力差的蒙古馬,歐洲馬就要強很多。
就算有很多不便,徐子先還是下定了馬耕的決心。
從結果來看,馬耕的效果也確實是比牛耕要快的多,強的多。
既然沒有高頭大馬,就以雙馬耕作,效率一樣極快,兩馬一軛,精鐵制的軛挽,加上重蹄鐵,馬匹在荒地中飛破浪一般飛奔,往往一天就能開出好幾十畝地出來。
從二月到四月,兩個月時間開了十來萬畝棉田,并且全部出苗,這個成績,令得昌文侯府相當滿意,到最后人們才明白了徐子先大量買牛,但也堅持買更多的騾子和馬匹的原因。
軛挽是在南安就由傅謙試制出來,并且試驗過的,徐子先豈能行無把握之事?
下一步的計劃便是開出更多的田畝,最少是二三十萬畝的稻田和旱田。
深耕,細作,水利充足,翻塘出泥,蓄積糞肥……
東藩的氣候相當優越,只要管理到位,各項措施做好,以傅謙的農學水平,敢于打包票說最少平均收三石。
這就相當了不起了。
福建的一些邊角地,兩石都收不到。
荊湖那邊平均也能有三石,那邊的自然條件更優厚一些,大魏開國后開始開荊湖北路和南路,百年之后兩湖成了大糧倉,糧食產量過了江南西路和兩浙路,也過了江南東路。
陜北和晉北那里,水土流失厲害,不要說畝產兩石,三石,甚至更高,一畝地能有一石的平均畝產,在那里就算是燒了高香,祖宗有靈。
東藩這里,自然條件優裕,是種地的好地方。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巴中市|
肥东县|
奉贤区|
枣庄市|
曲周县|
手游|
衡南县|
阆中市|
林甸县|
图木舒克市|
乐亭县|
武山县|
香港|
沽源县|
香格里拉县|
龙山县|
名山县|
古田县|
宜君县|
英山县|
岳阳县|
淮南市|
喀喇|
阳新县|
阳山县|
久治县|
靖宇县|
浮山县|
神木县|
上栗县|
吉隆县|
左云县|
罗江县|
城市|
五原县|
新乡市|
临沭县|
乐东|
雷波县|
堆龙德庆县|
澎湖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