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章 鐵騎兵-《大魏王侯》
第(2/3)頁
這是由秘書閣布的軍令,原本眾人以為很快會成立一個類似樞密院的機構,由位高權重的文官掌舵,武將成為副手,用來頒布軍令,指揮做戰。
大魏就是如此做法,雖不至于頒布陣圖,但是,軍令是十分繁瑣詳細。
比如從訓練轉為做戰,將領要到樞密院領公文軍令,再到兵部領兵符,然后給將士授兵,監軍的觀軍容使至營,然后兵部和地方官府開始準備大軍行糧,要確定人數,將士正常攜帶三到五天的軍糧,然后確定沿途補給的路線,地點,當地的官府提前接到公文命令,做好準備。
原本后勤之事是樞密院的職掌,后來轉到兵部,也是有意削弱樞密院的權力,否則樞密院掌握做戰機宜,管理將領,再掌軍令,后勤,自成體系,那對皇權來說就太危險了。
南安侯府,并沒有成立樞密院,而是將樞密院的職掌歸入秘書閣,閣下有樞機房,負責軍令下達,兵房負責兵籍檔案和征募新軍,退伍傷殘軍人的安置,還有戰死將士的撫恤。
軍謀司才是擬定戰事計劃的部門,職掌是和樞密院有些類似。
這是徐子先的考慮,用秘書閣管軍令,象是后世文官管理的國防部門,軍謀司類似總參謀部,負責具體的戰事計劃,兵房是負責后勤的部門,這樣三位一體,將領則親領部隊,只是軍令,參謀,后勤,這些部門非將領所能掌握,將領只負責領兵做戰,余事皆不理,這樣既能保證軍隊的戰斗力,又能使很多職能分離,不必擔心有將領擁兵自重,甚至漸成藩鎮。
如明朝那樣,將領貪污軍餉,將正經的邊軍弄成叫花子,只管自己家丁的行為,徐子先是絕對不會令其在自己眼皮子底下出現。
就算是大魏,禁軍還是保有相當的戰斗力,軍械餉銀俱是充足,禁軍將士的士氣不弱,將領也大體稱職。
論起王朝武功,大魏甩宋明十條街是有的。
孱弱的是廂軍,餉械俱不足,這也是廂軍的職能出現了偏差有關。
樞機房的軍令下達,然后是兵房的吏員過來,下達準備行糧的軍令。
這一次騎兵營出動,要在野外最少呆十來天,確定肅清土著威脅后回營,軍令一達,一個時辰之后,行糧就幾乎都準備好了。
每個士兵的椰瓢,飯盒,裝鹽的紙包,還有小刀,裝火石的荷包,被褥,油布,俱是捆縛在馬背之上,騎兵只是有這一條好處,省得自己背雜物。
每個騎兵的長矟,腰刀,短弩,俱是插在馬腹左右兩側,隨時可以取用。
騎兵的服飾尚紅,每個人俱是穿著打底的紅色箭襖,并且穿上綿甲或鎖甲。
與別的營伍還沒有備齊鎧甲不同,南安侯府這么久時間積攢的鎧甲,多半是落在了騎兵營的頭上,幾乎已經是人人束甲了。
這相當難得可貴,要知道鎧甲缺口相當嚴重,也是近期南安侯府最為頭疼的事情。
就算是在準備期間,有一些新兵,仍然是繼續在騎兵營的校場訓練著。
校場范圍極大,足有數百畝方圓,營區建筑粗陋,就是一排排的磚房排列著,夠將士們居住就行。
房舍簡單,但陣設還是相當整潔劃一,和在南安時的規矩一般相同。
外部衛生也是極為講究,規劃整齊,垃圾填埋,泔水回收,明溝排水,一應俱全。
在將士們準備好行裝后,張虎臣卻并不曾下令出,而是令所有將士繼續訓練著。
傍晚時分,營門外有煙塵起,張虎臣呵呵一笑,對孫如蘭等將領道:“果不出我所料,君侯過來了。”
騎兵營中,張虎臣的副手是副統制高時來,其下有營虞侯孫子壯,營統制管制營中所有事務,副統制負責承接軍令和管理參謀軍官,虞侯負責軍法與文書檔案,后勤諸事。
另外尚有五個都頭,十幾個副都頭,每都百人,每都分為三陣,每陣有三隊,從都頭到節頭,都頭,俱是從各部中選出來的最優秀的軍官,最少還得有一定的騎術基礎。
但以徐子先的騎戰之法來訓練,騎術只是要入門就可以了。
“拜見君侯。”
張虎臣一行人俱至營門處迎接,徐子先身邊是半個都的護衛,都頭林正志也是老牙將中的一員,一都護衛,多半是從牙將和少年牙將中選取,在徐子先身邊呆上幾個月或是年余時間就放出去,這算是最高層級的培訓班,所有人都知道,在君侯身邊的人,最受信任,獲得的機會也多,文事上頭,有李儀,孔和講授律法文章,有傅謙講雜學,徐子先和秦東陽講授兵學,鍛煉武藝。
幾個月下來,這些護衛都得到相當不錯的陶冶和鍛煉。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疏勒县|
陇南市|
个旧市|
枣强县|
淮阳县|
四平市|
长泰县|
吉林省|
宁晋县|
曲靖市|
瓦房店市|
湘西|
宝山区|
澳门|
彰化市|
方正县|
泸西县|
巴马|
新绛县|
彭州市|
沙洋县|
奉节县|
商南县|
视频|
皮山县|
南江县|
尼木县|
当涂县|
陆河县|
阳山县|
龙江县|
新密市|
登封市|
成安县|
顺平县|
凭祥市|
留坝县|
巫溪县|
固安县|
万年县|
淮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