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六章 文明的曲線-《大魏王侯》
第(1/3)頁
眼前不過是幾千土人和幾百魏人騎兵的交戰,而他們知道,大魏在北方抗擊著幾十萬的蒙古騎兵,還有十幾二十萬人的東虜騎兵。
眼前這幾百人的騎兵都有這樣的威勢,如果是幾千,上萬,幾萬,十幾萬人的騎兵一起沖鋒,那將是何等威勢,是何等可怕的場面?
大魏頂著北方強敵幾十萬騎兵的威脅,幾百幾十年來一直與北方游牧民族纏斗不休,這是何等的艱苦,其間充斥著多少血淚悲歌?
這時羅方孝等人隱隱才明白,為什么大魏的國力越來越弱……而天方人雖然也在衰退,國力卻已經凌駕于大魏之上?
天方人四周根本無強敵,中亞,西亞,南亞,哪個部族或國家強大過?
哪個部族或國家創造出輝煌璀璨的文明?
或是哪個部族和國家是草原民族,擁有幾十萬乃至百萬擅騎射的牧民族人?
在天方人的西邊是幾十個散亂的歐洲國家,這些年來通過文藝復興,破除了宗教的桎梏和束縛,殖民海外,工商貿易逐漸發達,特別是火器出現,開始出現職業軍人,騎士階層轉為世襲的職業軍官家族,歐洲各國開始強加海上力量,并且能與天方爭鋒。
在這種前提下,天方人在陸地上步步受挫,海上受到威脅,方有大規模的天方海盜的出現,橫亙于東西兩邊,控制滿刺加等諸多海域,其在陸上掌握著絲綢商道,在海上,在剛剛興起的海上殖民和貿易大潮中,也是欲繼續掌握航道,控制和扼制新興勢力的挑戰。
在此之前,羅方孝等人一直認為大魏是大而無當,空有龐大的國土和億萬百姓,水師卻是越來越弱,只能坐視天方人在南洋發展而一籌莫展。
現在羅方孝隱隱明白了,大魏和天方人和歐洲人所最大的不同就是,大魏的北方,東北,西北,俱是有成片的蠻族,這些游牧,漁獵民族野蠻成性,如同人們家門外的野狼,當其只有一兩只時還很好辦,如果村落外有幾百上千只野狼,甚至更多的時候,這個村子就干不了別的事,只能一直與野狼交戰。
華夏千年以下,整個文明的曲線差不多就是和北方的強鄰有關。
先秦時就有各個南下的蠻族,漢時就形成了強大的匈奴,唐時的突厥,其后的契丹,蒙古,女真,一波接一波,一浪接一浪。
雖然到最后游牧民族也衰落了,比如后來的蒙古,但華夏也是在兩千年的對蠻族的戰事中,耗盡財力和精力,整個文明的發展都受到了束縛和影響。
漢時的武帝下罪已詔,保守和退縮的國策成為主流,因為財富用的精光,天下戶口減半,這是漢武打擊匈奴的代價。
到了宋時,士大夫寧愿把打下來的地盤交給蠻夷,也不愿花費中原的錢糧兵力去駐守,在他們看來,得之無益,反而損耗本土的財力,得不償失。
如果是自身夠強大,其實這種見解也是有正確之處,但宋人的外部條件太差,契丹,黨項,女真,分別興起,正是蠻夷大興之時,如果宋人能有覺悟,一意對外,任中原財力尚有可為,一意退縮保守,理學大興,這個王朝的滅亡也幾乎是必然了。
至大魏,竭力對外,開海興工商,對內賦稅沉重,好在也是抗住了北方東方西方的蠻夷壓力,近三百年來保持著成功的防御政策,若非如此,又怎么能叫南洋水師衰落至那般模樣?
北方未靖,實在不敢言開海,除非是放開集權,但那又與華夏一直以來走的路子不同,自是也無可能。
羅方孝沉聲道:“今天才知道真正的戰場是這般模樣,若回蘭芳,當如實稟報監國世子。”
其余眾人也是深有同感,無不應諾點頭。
……
方才對撞的地方尸骸遍地,摩那被一匹戰馬的前蹄踢中前胸,當時聽到一聲脆響,他整個人飛了起來,然后就是人事不知。
半響過后摩那才醒過來,這時他發覺自己躺在尸體堆中,四周到處是呻吟聲和垂死時的倒氣聲,強烈的血腥味道沖的摩那想吐,他感覺胸口刺痛,知道可能是肋骨斷了好幾根,以往這種程度的傷害根本不會叫摩那感覺有什么了不起,他是最悍勇的部族戰士,曾經被野豬撞飛過,斷了好幾根肋骨,當時根本不曾覺得有什么了不起,持起長矛又將那野豬刺死當場,引起全部族男子的歡呼和敬佩。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泽州县|
崇义县|
涿州市|
太谷县|
类乌齐县|
长顺县|
启东市|
昌江|
琼中|
泰顺县|
榕江县|
平邑县|
阳西县|
兴国县|
东源县|
长子县|
邛崃市|
龙游县|
巴中市|
石河子市|
明水县|
巫溪县|
广南县|
凤山市|
禄丰县|
北流市|
新平|
舟曲县|
苗栗市|
汽车|
隆子县|
合江县|
孝义市|
黎平县|
天镇县|
普格县|
文水县|
荃湾区|
云梦县|
高尔夫|
庄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