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四百六十七章 大勢已去-《大魏王侯》


    第(1/3)頁

    無數漢子血脈賁張,持矟相行,很多秦鳳路和河東路相隨多年的武官,也是趁機鼓噪激勵部下,留在營中隨李開明的,原本就是訓練出來的礦工精銳,一半礦工在北營,一半在南營,李開明身邊則是有少量的老卒精勁,是其多年護兵,再有武官所率礦工,此時一直以普通的民壯在外持弓而戰,至此時,數千礦工在李開明的率領下,單衣持矟,蜂擁而出。

    此役的關鍵之處,已經到來了!

    而北營之處,也是鼓聲突然激昂,原本列陣與廂軍相持的流寇主力,竟也是不顧廂軍人數眾多,卻是也在鼓聲激勵之下,向著廂軍大陣猛撲而去。

    “小民發如韭,剪如生……”李開明在黃馬之上,悠然而唱。

    秦腔倉涼樸實,戰場之上,猶為激動人心。

    “頭如雞,割復鳴!”

    相當多的秦鳳人,河東人,一起跟著高唱起來。

    這首著名的歌謠還是始自東漢,千百里來無數次起義之時被人傳唱,官府雖屢禁而不止。自流寇再復起事后,這首蒙塵幾百年的百姓戰歌,又如明珠被拭去浮塵,再度迸發風采。

    更多的福建路,江西路,荊北荊南的漢子跟著一起歌唱起來。

    “吏不必可畏,從來必可輕,奈何望欲平!”

    歌聲之中,不論弓手,矟手,盾牌手,無數百姓,礦工,義軍老卒,都是相隨李開明,向著列陣而來的禁軍大陣,迎擊而去。

    無數人高歌向前,盾手以刀擊盾,矟手橫矟向前,聲浪一起就再無其余聲響,連那激昂的鼓點聲也是被壓制了下去。

    在無數人的歌聲中,一種無與倫比的感覺涌上所有人的心頭。

    這首蒼涼的戰歌,起自漢末,卻是又在大魏的戰場上出現,過往的古老歷史與眼下的現實結合,仿佛是祖先的英靈浮現在半空,俯視著戰場上的這些后輩們。歌聲古老而樸實,象是從墓室中挖掘出來,卻又是和眼下的情形無比契合,歌聲雄壯,悲涼,道不盡黎民百姓的辛酸與苦難,若徐子先在此,必定感覺復雜,甚至無比酸楚。

    漢民后裔就是有陳勝,吳廣的這種氣勢,管你是天子官家,達官顯貴,尊貴無比,一旦使百姓感覺受到壓迫,再無活路,則黎首可以揭竿斬木,起兵之后,連天子亦不放在眼中,斬首又如何,細民百姓的頭顱如韭,割之復生耳。

    這種豪氣,亦只有華夏一脈相承,沿襲不斷!

    而在劉廣泗等禁國大將眼中,眼下賊寇的反撲,不過是迫于無奈的亡命之舉,雖然也略微吃驚于賊寇的勇壯之氣,但禁軍諸將,卻并未將眼下反撲之敵看在眼里。

    雖然其倍于禁軍突前的矟手和盾手,兩翼還可以用弓手棄弓壓上,畢竟賊寇人數八倍于禁軍。但訓練,經驗,裝備的差距,在劉廣泗等人看來,并非可以用搏命的姿態來彌補。

    而另一側的北營,萬余賊寇卻也是擺開了突擊的陣列,向著六萬余廂軍猛撲過去。

    高坡之上的趙王,兩眼微張,著實感覺有些意外,同樣也覺著有些異樣。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荔县| 六枝特区| 巧家县| 湘潭县| 含山县| 嘉义县| 伊川县| 怀安县| 越西县| 万盛区| 西乡县| 固始县| 乌鲁木齐县| 安宁市| 正定县| 海宁市| 朝阳县| 山丹县| 原阳县| 漳平市| 剑阁县| 奉贤区| 东莞市| 罗平县| 铁岭市| 尼木县| 鹰潭市| 泰安市| 崇仁县| 南和县| 唐河县| 靖江市| 公主岭市| 石门县| 吉首市| 安阳县| 金湖县| 肥西县| 福鼎市| 赤峰市| 呼玛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