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章 新軍-《大魏王侯》
第(2/3)頁
蔡佑
對水師不是太感興趣,他們這些來自江西和荊南,還有浙西的礦工生活在山區,一路地方大的很,比如從衢州到明州,一路俱是大山,六七百里的路程多半是山途,要翻山越嶺到海邊普通百姓最少得走十天半個月,很少有人下這種決心,別看衢州和撫州還有虔州,建州,邵武軍,這些地方說是東南沿海諸路的人,但很多人從出生到長大未見過大海的,大有人在。
蔡佑在到東藩之前就未曾見過大海,他也不想當水師,經過幾個月的新軍訓練,再通過軍官試,展露帶兵的才能之后成為哨官,蔡佑現在只想去建州等地駐防,在秦王殿下的統帶之下,不停的立下戰功,從哨官到都頭,再到營虞候,營指揮,團指揮,軍都指揮。
殿下說過,每個府軍將士俱要有向上之心,要有一顆想當軍都指揮的心,甚至是廂都指揮,管軍大將,未來太尉!
武人之途,就是要從刀槍上去搏取!
蔡佑手按橫刀,感覺到刀柄處的冰冷和沉重,天氣冰寒,年尾出征,也不及和家人一起過年,但他心頭卻是一團火熱,根本感覺不到天氣寒冷,也沒有離別愁緒。
在建州當礦工時,雖然工錢不少,但開銷也大,家人也就是個溫飽。而在島上從軍之后,軍人家屬有房分,軍餉俸祿按月發放,還有很多額外的福利,軍人出征之后,家人的吃食用度根本不必擔心。若是不幸戰歿,撫恤比人在的時候還要豐厚的多。
蔡佑在島上久了,這些事都心知肚明,以前他在礦上,每次下井都擔驚害怕,萬一自己上不來,撫恤的那幾貫錢根本用不了多久,怕是妻兒都要去討飯。現在他根本沒有這種擔心,只是充滿了建功立業的豪情壯志!
在一路行軍過來的時候,從花溪軍營到南安溪下的港口,一路行來官道平整建筑群落極多,沿途二十余里到處都是農田,牧畜極多,水渠縱橫,風車,渠道,水牛,雜馬,大車,還有那些健壯快活的農人,若不是親眼得見,蔡佑等人怎敢想象和相信眼前之事是親眼所見的事實?
而南安溪舊軍寨到港口,到處都是密集的建筑群,商行極多,到處是倉庫和堆積如山的貨物,掌柜和伙計們忙的滿頭是汗,還不忘趕過來和軍人們行禮問好。外來的商人和停靠的商船也是慢慢多起來,這些外來的人也是用好奇的眼神盯著府軍將士們。
“眾人和輜兵們一同搬抬鎧甲。”有個營指揮過來下令道:“這是匠作司甲杖局剛制出來的,傅大人親自帶人送過來,剛好趕上咱們兩個軍移防,好事情啊!”
營指揮這么一說,眾人才看到不遠處騎馬而來的傅謙。
新立的幕府軍司,傅謙是繼續領匠作司,這個司幾乎是包含一切與工程技術有關的事情。包括造船,農具,軍械,鐵場礦山的日常管理等等。還有紡織廠,絲場等等,雖然鹽,茶,絲,這些都是工商貿易之事,但日常的生產管理,技術升級,都需要匠作司的指導進行,可以說傅謙是整個東藩技術方面的總負責人,匠作司的地位也是相當的高,被認為是兼跨民司和軍司兩大版塊,文武兼備,兩邊通吃的重要職司。
因為匠作司的重要性,再加上傅謙領東藩行軍司政事官,在成立
政務廳之后,李儀和孔和,一主全面政務,另一個主持財計,都是政務官成員,還有秦東陽是軍方代表,原本也是樞機房的成員,此次徐子先親筆又加上了主持侍從司的方少群,匠作司的傅謙,政務官人數達到五個,李儀掌總,其余財,軍,技,三方面,侍從司是上下通達,信息傳弟,檔案歸總,加上隨從保衛等諸多事務,算是徐子先這顆大腦的保護機構和執行機構,其與內情,軍情各司并不受政務司的控制,按徐子先的設想,將來成立的樞密院掌軍令,軍訓,軍法,后勤,還有參謀和日常管理,而軍政司掌握武官職位,士兵招募,退役,撫恤,安置等諸務,歸于政務的范疇,這樣文武并舉,可以解決現在的一些積弊,也是和后世的軍制大體相同。
“這一次的甲胄有六千具,算是補齊了。”傅謙眼圈青黑,顯然是相當疲憊了,其身邊是張明亮,此次突擊鑄甲,鐵場方面也是傾力支持。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碌曲县|
翁源县|
鄂尔多斯市|
海晏县|
永靖县|
双鸭山市|
新源县|
公安县|
晋中市|
随州市|
应用必备|
苍山县|
墨脱县|
东辽县|
莱西市|
西吉县|
道孚县|
台中市|
仪征市|
吉水县|
古田县|
云梦县|
驻马店市|
上思县|
株洲县|
从江县|
荃湾区|
永宁县|
丁青县|
广州市|
景德镇市|
贡山|
措美县|
石门县|
嘉善县|
莎车县|
富顺县|
安陆市|
交口县|
乌什县|
瑞昌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