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一章 參觀-《大魏王侯》
第(2/3)頁
張思齊面色有些發白,精神也有點萎靡,不過也終于能兩手撐著船舷站在艙外了……在前幾天風浪起時,由于船身搖晃的太厲害,張思齊嘔了個天昏地暗,幾乎沒有辦法抬頭,后來只能把他捆在艙室里的小床上……這就是優待了,要知道中十一號雖然是三百六十噸位的大船,但也就是相較于那些小木船和福船來說是算大船,在后世稍大些的遠洋漁船就得五百噸,有很多漁船干脆就是上千噸了,就是那些在近海打漁的也有幾十噸到一百多噸,就是說張思齊這艘船在后世也就是稍大點的近海漁船而已。
這艘船不僅載運著大量的貨物,還有十多門火炮,要在二層和頂層給火炮留炮位和放炮彈的地方,還要有儲水和儲糧的空間,壓艙物的空間,加上運輸貨物的空間,除了艦長和大副之外,任何軍官和士兵都得睡在狹窄擁擠的船艙里,睡的當然也是吊床,空間十分逼仄,氣味也難聞,張思齊要是睡在那樣的環境和吊床上,恐怕要更多受一些罪了。
艦長林復儉把自己的艙室讓了出來,大副便是黃來福,他卻是與水手們一起擠大舵室,張思齊和幾個荷蘭人還有一群南洋漢商從倭國上船,他們一上船就受到優待,所有人都明白秦王殿下志在恢復南洋各國的秩序,遲早需要這些漢商的幫助,荷蘭人也是泰西各國中的強者,張思齊等人甚是堅強,原本也擠大艙,就算是林復儉的艙室眾人中也是有嘔吐的受不了了才住進去。
在風浪中顛簸了好多天之后,終于抵達東藩近海。
左手邊就是東藩島了,一望無際的海岸線,近海的海水顏色也是和深海區域不同,大群的海鳥在半空盤旋著,船頭有幾只海豚一直跟隨追逐著帆船,時不時的發出清亮的鳴叫聲。
一群飛魚在船首不遠處飛掠而過,就算經常見到,還是有人發出了驚嘆聲。
“港口區主要是停泊船只,上貨和下貨,以駐軍,水師官兵,學員,力夫為主。然后是往這邊河口的倉儲區,方便從內陸運東西出來,也方便我們運過去。從倉儲區再往內,沿河兩邊都是工場區了。”
黃來福指著一大片建筑群落,介紹道:“那些高高的帶煙囪的是烘房,我們是整年不停的在烘烤木頭,用的是北邊運過來的焦炭,比砍木頭省力省錢,那邊是切木區,要把木頭打造成桅桿,各種艙室部件,甲板,船樓等,那邊是鐵器區,大船一艘要用各種鐵器,光是鐵釘就要過萬枚,去年我們是從建州那邊訂,今年由于中部興造的鐵場,又來了大批工匠,我們已經開始自制了,省得千里迢迢的運過來。那邊是搭建區,有水道,船身在水道里打造,從龍骨開始到鋪設甲板,到給船只配好所有帆索,就可以放水入海,當然不是搭好就成,還要涮漆涮油,經過很長時間才是合格的船只,倉促下海撐不了多久的……張兄弟看,那邊是帆索區,每艘大船用的繩子就是從這里編造出來,每船要用大量繩索,還有船帆,需得結實耐用又輕柔,布質的要求很高,一面主帆最少得過萬針腳,費工費時啊。那邊是保養區,舊船在航行過后需得入港區保養,刮苔清洗,不然時間久了也是不成的……”
張思齊靜靜的聽著,黃來福幾乎是如數家珍,眼前所有一切都是這些東藩的人們在秦王殿下的帶領之下,一手一腳踢騰著建出來的,這是眼前這個福建老水手的驕傲……
“真是不經一事,不長一智。”看到火器局的制造場地,又看到那些黑沉沉的重型火炮時,張思齊也是忍不住由衷感慨。
“東藩這邊的鑄炮,都是重型火炮。黃來福道:“非是太祖年間的那種小炮,這火炮其實是海戰利器,固然發十炮未必中一炮,然而一旦中一炮,小船立時粉碎,大船也是碎屑崩飛,船身洞穿,打中了桅桿,船舵,等于就獲得了勝利,而一炮至炮,船上人員如被血犁,只要解決火藥和氣閉,火炮的威力其實沒有眾人想的那么弱。”
兩個荷蘭人面露憂色,天方船也有很多火炮船,泰西船就更是以火炮為主了,當然還是要仰賴沖角跳幫,現在的火炮威力確實還有些偏弱。
但所有人都知道火炮是未來的趨勢,在此之前東藩水師一直是依靠弩機和投石機,還有跳幫沖角的戰法,雖然適合現在,可未必能掌握將來。
現在這些魏國人算是把自己一方最大的短板給填補上了,荷蘭人當然相當的憂慮。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广东省|
阳东县|
汉川市|
沐川县|
常宁市|
巨野县|
尚义县|
晴隆县|
临沭县|
莎车县|
太和县|
铜川市|
准格尔旗|
鹿泉市|
来安县|
广汉市|
衡阳市|
绥江县|
清水县|
临泉县|
宁阳县|
江永县|
霍城县|
视频|
克什克腾旗|
沁水县|
江源县|
郯城县|
仙游县|
保康县|
方城县|
雅江县|
孝昌县|
通化市|
襄垣县|
台江县|
枣庄市|
乐安县|
高清|
汉寿县|
锦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