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五百四十三章 變化-《大魏王侯》


    第(2/3)頁

    還有一萬余重騎,亦是人皆披甲,他們手持較普通長矟長出很多的重鐵槍,皆是東胡騎兵中最為強壯的壯漢,由兩翼突襲夾擊,以重槍破開陣列,繞至軍陣側翼,突擊魏軍的弓手和弩手陣形,配合正中的鐵騎剿殺,魏軍陣列一破,這種被稱為拐子馬的重騎便是最為高效的殺戮機器。

    而最為魏軍忌憚的,便是宮帳軍中的三千鐵浮屠。

    東胡騎兵,從少年時就可以騎馬馳射,并且人人都可稱為神射手,其部族就是漁獵為生,騎馬打獵是生活技能,甚至是生存技能。就如漢人少年從小就能下地做活,能打豬草,放牛,用鋤頭鋤草一樣,東胡少年,能走路就會騎馬,能上馬便開始學騎射,十歲不到,就親手獵殺獵物的也并不在話下,到長大成人,不知道在馬背上射殺了多少獵物,又參加過多少次實戰,除了少數腦子有問題的,或是身體有殘疾的,射固定靶百發百中,移中靶十中七八是相當正常的水準。

    騎射之外,便是以肉食為主,打熬筋骨,鍛煉體魄,并且在戰場上不斷的實戰,提高自己的勁力,掌握矟,槊,刀等武器,還有反應的速度。

    能在多次激戰之后存活下來的戰士,毫無疑問都是東胡男子中的佼佼者。

    而重騎兵又是二十萬東胡將士中精中選精的最優秀的戰士,只有最好的戰士,才能成為宮帳軍,而在宮帳軍中,又只有更強者,才會成為重騎兵和拐子馬。

    在三萬騎兵之中,又只有三千人左右會成為鐵浮屠,最好的,最重的鐵甲都歸于鐵浮屠,戰馬也是給鐵浮屠最為強壯的良馬,并且戰馬也是全身披甲。鐵浮屠其身披多重鐵甲,戴兜鍪,鐵面具,只露雙眼,手持重鐵槍和鐵骨朵,人和馬都猶如鐵塔一般,鐵浮屠,原本就是佛經中鐵塔之意。可以說,東胡的鐵浮屠是唐末之后華夏留存的最精良的具甲鐵騎,具甲鐵騎在南北朝時到達頂峰,唐中期之前也有相當數量的具甲鐵騎,唐中期之后,國家財力枯竭,藩鎮互相廝殺,具甲鐵騎便逐漸消失,一直到東胡興起之后,以其小國的全部財力,也只養的起這樣的三千人的具甲鐵騎!

    這三萬重騎突擊之時,在平原地方,魏軍最少得是其三倍以上,加上拒馬鹿角等防御設施,配大量的勁弓,強弩,床弩,才能守御的住。

    在眼前的戰場上,李國瑞和岳峙就是用一個接一個的營壘,中間不停的挖溝,布置防御設施,立柵,設箭樓,用各種辦法來減低敵人重騎的沖擊力,就算如此,一旦有機會沖擊,只要徹辰汗下定決心,哪怕損失再重,其重騎也會放出來,鐵浮屠之前,任何抵抗防御都會被切開,只能逐漸的消耗遮擋,直到其力竭為止。

    魏軍若想當面與鐵浮屠對抗,那也是有極大的壓力,但以現在的情形來看,東胡軍既選擇了交戰,卻又謹慎的保留著勝負手,這完全不象是徹辰汗的作風。

    岳峙想了想,說道:“難道東胡人想要往前壓一壓,然后騰出手來打錦州?”

    說完之后,岳峙也是搖了搖頭,說道:“未必他們有在陣前攻城的狂妄,這樣太過危險。”

    確實是如此,錦州城方圓只數里,城中有三萬多大魏禁軍,民夫和廂軍數量可忽略不計,城中準備了大量的守城器械和糧草,就算倉促被圍,在有食水的前提之下,外部又有大軍肉眼可見,錦州城中守兵的士氣可想而知,想要強攻下城,最少以三倍到五倍的兵力,全力以赴的晝夜不停的攻打,負土為山,廣立比城墻還高的箭樓,打造大量的沖車,云梯,所有的攻城器械都用上,這樣強攻之下再不計死傷,這樣才有可能在短時間內攻下來。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东阳市| 杭州市| 镶黄旗| 屏东县| 尉犁县| 沐川县| 崇州市| 辽宁省| 婺源县| 房产| 蓬莱市| 崇信县| 东光县| 靖江市| 许昌县| 泸水县| 江城| 交口县| 宁德市| 获嘉县| 博兴县| 湘潭县| 苗栗县| 揭阳市| 于田县| 区。| 洛川县| 读书| 巴青县| 邵阳县| 尤溪县| 林西县| 南溪县| 邵东县| 阳原县| 康乐县| 丹棱县| 大城县| 平定县| 赤水市| 瑞昌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