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王強是五谷不分的,依稀記得史前的那個自己好像在雪地里刨了不少豆種回來。不由驚愕道:“大豆……很了不起么?” 蘇蘇淡淡一笑:“沒什么了不起,已經被中國踢出主糧的名單了。” 王強有點懵:“就是榨油?” 蘇蘇點點頭:“對,榨油后的豆粕還是重要的飼料。大豆剛長出來的時候又叫毛豆,長大了又叫黃豆。然后青豆,黑豆都是大豆。” 王強想起一事:“好像哥在史前廬山刨出來的豆種就是青豆!” 蘇蘇笑道:“種豆需謹慎啊,因為大豆的畝產量只有小麥大米玉米的三分之一。所以如果中國要種大豆,那么主糧種植就不夠了,中國有限的耕地只能保證主糧,這是國家安全的戰略。所以大豆就是中國的軟肋,這是沒辦法的。南美的巴西阿根廷是非常適合種大豆的,但確被ABCD全產業鏈掌控,所以到目前為止,中國的大豆80%都依賴進口,所以大豆一直受制于人?!? 王強訝道:“那中國第一回合就中招是什么?” 蘇蘇感嘆道:“其實有兩次大豆風波,一次是入世前的1999年。那時美國的進口大豆非常便宜,所以中國的壓榨企業產能全開大量進口美國大豆,榨油生產豆粕飼料,一般大豆壓榨后20%是油,其他的就是豆粕,所以豆粕是很重要的銷售大頭。結果歐洲瘋牛病爆發,美國立刻炒作飼料不行,中國的豆粕立刻降價賣不出去了——在豆粕期貨上做空狠狠的宰了中國一筆。強哥知道期貨不?” 王強訝道:“好像和股票一樣,不過買的都是鐵礦,石油,糧食什么的。” 蘇蘇點點頭:“對,那就先簡單說說期貨吧。期貨最早出現在美國芝加哥,那時的芝加哥是糧食集散地,很多買賣糧食的交易都在這里進行。但是糧食的價格在豐收的時候會狂降,在災害缺糧的時候會大漲,這讓買賣糧食的雙方都有人感覺很不爽——強哥還記得中學課文《多收了三五斗》么?” 王強眉頭一跳:“記得,農民本以為今年豐收了會賣個好價錢,結果米價大跌過的還不如以前。” 蘇蘇說道:“于是干脆就發明了一個合約,早早的提前幾個月在糧食上市前約定好價錢和數量,也就是遠期合約!到時候就按合約一口價,誰也不要爭了。” 王強訝道:“感覺完全就是靠天吃飯了,還是坑?。 ? 蘇蘇笑道:“什么叫坑?這種玩才刺激?。∪f一買方的合約價錢賭對了,糧食上市的時候正逢災害糧價大漲,他不賺翻了嗎?就算他覺得情況不對,要被天氣坑了,也可以在合約到期之前把手上的合約轉賣出去,讓愿意接盤的玩家來做這筆買賣就是了——期貨就這么誕生了,而且資本世界的花樣玩法是任何合約債券都可以當股票一樣去買賣炒作,所以期貨發展到后來的基本玩法和股票一樣,做空的手法也一樣?!?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