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原唱不怎么紅,但是翻唱用自己的詮釋,立刻讓歌曲躥紅。 正如林宥嘉在節目里,翻唱劉若英那首《成全》。 李星澤當初選擇這首歌,第一是因為適合莫紫琪,第二是因為,音樂節目其實更偏向小眾歌曲。 一首耳熟能詳的歌,歌曲的旋律,可以說是最適合的狀態。如果強行為了節目改編,那很可能會讓觀眾覺得不倫不類。 因為觀眾已經習慣了這首歌的旋律,你的改編會讓觀眾覺得不舒服。 觀眾的期待感,會大大降低。 讓人舒服的音樂,其實才是最好的音樂。 所以很多音樂節目,都會選擇老歌,或者小眾歌曲來演繹。 節目組很希望歌手,能把一些小眾歌曲唱紅,這樣節目組自然也會收到好評。 觀眾也會因為一首歌,收看節目,增加收視率。 可能是節目組借著李星澤的炒作,讓收視率上升,之后觀眾又發現,其實《浪費》這首歌很好聽,帶著一種卑微的隱隱作痛。 那種卑微,像極了分手后的自己。 寫歌的人在寫他的故事,唱歌的人在唱自己的故事,聽歌的人在回憶往事。 有時候,能聽懂了一首歌的人,其實很可憐。 《浪費》躥升程度,可以用火箭來形容。 節目播出不足一天,各大平臺播放量,搜索量,直接殺進飆升版第一,總榜前二十。 可以想象,有多少人在聽這首歌。 作為所有事件的核心參與者,李星澤的火爆程度可想而知。 人們突然發現,這個李星柔好厲害啊。 唱跳俱佳,才華出眾,國樂,琵琶-------似乎會的東西好多。 明星藝人就是這樣,你有一個優點,就會被無限放大。 柳青電話已經被打爆了。 各種代言,節目,如雪花般飄來。 真是讓公司和柳青,又是高興又是頭疼。 其實第一次爆紅的時候,為了不讓李星澤拋頭露面,柳青和公司拒絕了所有一切邀約。 可李星澤似乎真如那,黑夜里的螢火蟲,混在石碓里的翡翠綠寶石,根本沒辦法阻止他的光芒。 第一次的拒絕,讓別人以為華聲娛樂是想坐地起價,想要高收入。 于是這次各種代言和節目,就像是商量好一般,出場費價格直接翻了一倍。 孔總和柳青幾人,愁眉苦臉的坐在辦公室里。 桌面上一個個文件,上面的價格,真的讓人咋舌。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