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庫吏見過禮后,便問道。 “不知宋主事要尋什么文書?” 宋玉笑道: “三寶太監的航海圖,就是《自寶船廠開船從龍江關出水直抵外國諸番圖》,再加上《寶船營造紀要》。” 庫吏疑惑了好一會,才說道。 “主事稍等,讓我尋尋。” 成化年間,有太監建議仿效永樂,下西洋獲取珍寶錢財。誰知兵部尚書項忠率人翻了幾天幾夜,所尋資料卻絲毫不見蹤影。一番調查之后發現,原來是兵部車駕郎中劉大夏將這些資料藏起來了。對此,劉大夏理直氣壯地反問道 “三寶太監下西洋,所費錢糧數千萬,軍民死者亦萬計……案雖在,亦當毀之……” 這話是說,就算航海圖還在,也應該毀掉。 可傳著傳著就成了“取而焚之”,說劉大夏把航海圖給燒了,劉大夏因此成為后世互聯網上的民族罪人。 其實燒個毛啊。按大明律,焚毀制書那要掉腦袋重罪,借劉大夏八個膽子都不敢私自銷毀,頂多也就是一時藏起來而已。 鄭和航海圖,至少在崇禎年間還好好的呆在庫房里。茅元儀編寫《武備志》,就將其將錄入其中,足足錄了幾十頁! 即便航海圖被毀掉,也是在滿清焚毀和文淵閣里幾百萬冊藏書一同燒毀的。 庫吏按照索引尋了一會,很快就把航海圖找到。除了全名為《自寶船廠從龍江關出水直抵外國諸番圖》之外,還有幾百冊類似航海日志的文字資料,記錄沿途各國風土人情以及各國的特產等內容。 宋玉直接叫來幾個書吏,將這些資料全文抄摹,航海圖也臨摹一份下來。 幾天后,當宋玉命把抄摹的海圖和書冊送到酒樓里,拿到銀子時,瞧著白花花的銀子,心里只有一個念頭。 “五百兩銀子,這海商可真是闊氣啊!不過,這海圖又有什么和?” …… “爺,有了這些海圖,我保準能到達海圖的每一個地方,爺,你看這里……” 盯著桌子上的海圖,李惠美顯得有些激動。 其實,這陣子她一直在學習怎么用六分儀以及鐘表測經緯度,不過那些都需要計算,需要一定的數學基礎,這可不是幾個月就能學會的,況且僅僅只懂得測量經緯度,并不意味著就能航海,畢竟,海上航行還需要面對包括洋流風向在內的各種問題。 而鄭和海圖的恰好解決了這些問題,至少在某種程度上解決了這些問題。當然,更重要的是,這種以后世人看來讓人摸不著頭腦的海圖,恰恰是此時大明的船主們所熟悉的。 朱國強帶來的19世紀初技術水平的航海技術或許先進,但是沒有幾年,甚至十幾年的學習,都不一定能夠普及,眼下這些海圖是進行東南亞殖民最合適的選擇。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