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1040章 突變(求票)-《我要做首輔》


    第(1/3)頁

    早在離京之前,唐毅就找到了高拱,進行了一番懇談,新政變法進行了五年,成績斐然,同時也問題多多。

    如今內閣之中,高拱年過六十,趙貞吉比他還大得多,另外陳以勤多病體弱,承擔不了繁重的政務,內閣勢必要調整。

    再有隨著國策改變,加征商稅,面向海外,政務繁雜程度一下子增加了十倍不止,六部九卿疲于奔命,也難以應付。

    新政下一步的重點就是官制調整,唐毅定下兩大主軸,第一內閣權威只能增強,不能減弱,閣老一致原則不變,大學士要保證在五至九個之間,多則紛亂失序,少則專權獨斷。

    高拱雖然喜歡攬權,但是操勞了多年,他也知道自己能力的極限,偌大的朝廷,紛繁的內外事務,絕不是他一個人能扛得起來。

    至于六部的問題,唐毅希望是進行徹底調整,最好能分成十幾個部門,每個對應一攤。高拱也贊賞這個想法,但是他卻認為難以一下子落實,畢竟六部從周公的時候就存在,綿延兩千年,早已經習慣了,驟然廢除六部,勢必引起所有人的反彈,包括陛下在內。

    其實唐毅也清楚,他只是拋磚引玉,見高拱反對,立刻拋出了南北六部合并的設想。原有的框架不變,官職不變,只是把南京養老的虛位變成實際的職務。

    高拱左思右想,欣然同意。

    當然考慮到會有強烈的反彈,所以唐毅才陪著隆慶南巡,由他擺平皇帝,解決南六部的人選,至于高拱,則是以他的強勢,壓制京城反撲的力量,然后兩個人南北合力,一面裁撤,一面增加,迅速把官制改革這塊硬骨頭給啃下來。

    按照計劃,六部尚書變成了十二個,每一部兩個,稱為左右尚書,以左為尊,統領本部事務。所有侍郎平級,不在區分左右,只是承擔具體政務不同。

    以戶部為例,左尚書執掌預算、戶籍、田賦,右尚書專職商稅,每人擁有一位侍郎作為副手,另外兩位侍郎分管關稅和工商。

    戶部的職能由原本單純的戶籍,稅收,變成制定財政預算,規劃工商發展方向,積極拓展海外經濟,從一個靜態的衙門,變成了富有進取心的戰斗群體。

    兵部大約也是如此,增加了一位尚書,兩位侍郎,原本屬于戶部的軍需部分還給了兵部,左尚書負責制定國防方略,調動兵力,右尚書負責后勤、招兵、選拔武將等等事務,其余四位侍郎除了協助尚書之外,遇到戰事,要外調總督巡撫,協調戰區事務。這樣一來,兵部成了名副其實的出將入相,權柄變得極重。

    吏部除了增加一位尚書之外,同時還拿到了一項至關重要的權力,主持科舉考試的權力落到了吏部頭上。

    其實在唐朝的前期,科舉剛剛產生,是由吏部主持考試,后來才落到了禮部頭上,唐毅這一次改制,把這項權力還給了吏部,相應的吏部掌握了從人才選拔,到官職推薦,以及考核評定的全套權柄。

    被剝奪了主持科舉權力,那禮部還剩下什么呢?

    唐毅同樣賦予禮部兩項極重的權柄,第一是在全國范圍內,推行教育,廣設學校,按照唐毅的設想,要在十年之內,使大明的識字率達到百分之三十。

    聽起來貌似不高,其實是相當嚇人的,眼下大明識字率不足百分之十,東南除了蘇州,杭州,紹興等寥寥幾府,都沒有超過百分之二十的,一口氣要把全國提到百分之三十,這是何等的雄心!

    唐毅計劃在隆慶六年,就撥給禮部三百五十萬辦學經費,在三年之內,達到一千萬元,超過吏部的俸祿支出。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澳门| 上杭县| 禹城市| 开江县| 浙江省| 富川| 广元市| 神池县| 十堰市| 迁安市| 霍山县| 陕西省| 仙桃市| 翁牛特旗| 远安县| 柏乡县| 集贤县| 衡阳县| 西藏| 通州市| 仙居县| 新建县| 南乐县| 宜章县| 肥西县| 托克托县| 丰镇市| 牡丹江市| 巫溪县| 华阴市| 五家渠市| 阳城县| 赣榆县| 保靖县| 鄂尔多斯市| 翼城县| 徐水县| 永胜县| 金川县| 惠安县| 如皋市|